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六章 初战西班牙大方阵

第六章 初战西班牙大方阵(1 / 3)

“陛下又在说胡话了。

老是管红夷炮叫什么意大利炮?意大利是什么?”

黄嗣凑到孙和京耳旁问道。

&60;br&62;  “你别问那么多。”

孙和京小声道。

“去兵船上把红夷炮拖下来。”

&60;br&62;  “孙老弟,船头的红夷炮,一门六千斤。

我的乖乖,五门炮可是有三万斤啊!

炮架还是钉死在船上的。

这要是拆下来,就别想着装回去了。”

&60;br&62;  明军的战舰在作战时依旧保持了近战的习惯,因此前置大口径重炮是常有的事。

这种六千斤的红夷炮也只能固定在船头和要塞上。

&60;br&62;  “非常之时用非常之策吧。

这蛮荒之地,一时也没法做炮车,你去把炮拖到城墙上,我带人用把土夯实搭一个炮台,再把大炮锁住,测定好诸元,在地上做好标记。

迎敌的时候也省了瞄准的工夫。”

&60;br&62;  这是红夷炮野战的时候常用的技法,即提前做好标记,战时定点轰击,再通过增减火药的量来控制射程。

&60;br&62;  虽然这样很迟钝,但在野战中大多数红夷炮因为过重无法调整俯仰角,也只能用这权宜之计了。

&60;br&62;  “得嘞。

你们搞学问的就是不一样。”

&60;br&62;  “唉,要不是国难当头,我也不至于出来受累。

想当年父亲一直催我们兄弟三个出仕,但我们都不想出来。

打小就跟着父亲研究洋人的火器了,长大以后也没什么别的爱好。

要不是皇上亲自来我家,母亲也不会把我们几个赶出来。”

&60;br&62;  这边在紧张备战修筑工事,而奇瓦瓦城中的大军已准备就绪了。

&60;br&62;  奇瓦瓦位于今美墨边境,奇瓦瓦沙漠也因此城而得名。

奇瓦瓦是印第安人的土语,意为“水源丰沛之地”

和不远处的荒原不同,奇瓦瓦城附近山脉纵横,植被繁茂,是一片难得的沃土。

奇瓦瓦城也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城市。

&60;br&62;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的移民城市都有着相近的布局。

传承自古罗马的建筑格局,依山势水源而建,用高墙保护着城内的移民。

城中以平直的街道划分出许多方型街区。

城中央一般是“兵器广场”

,有行政中心,军火库,军队操场的作用,和古罗马城市的“市苑”

类似。

&60;br&62;  此时的兵器广场上,城主胡安正在检阅他的部队。

&60;br&62;  明人拒绝臣服在他的意料之中,也正和他的心意。

他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是招安不足以体现他的功绩。

&60;br&62;  毕竟招安过来的人是向西班牙臣服,是国王大人的荣耀。

而打败敌人确是自己指挥的,是他胡安的功劳。

&60;br&62;  五千余名西班牙方阵兵,十门12磅加农炮(也称四分之一加农炮,当时称48磅炮为全装加农炮),浩浩荡荡地从城中开出,直指明军大营。

&60;br&62;  而明军的阵地上,靖海军正在有条不紊地修建防御工事。

在福建练兵的时候,挖掘工事是重要的一部分。

明军在营垒附近构筑了大量及胸的矮墙。

&60;br&62;  数十门“九头鸟”

速射炮被拉到工事中。

这种改进自《神器谱》中“九头鸟”

大抬枪受到了新军官兵的一致好评。

&60;br&62;  抬枪是中国军队独有的火器,因重量远远小于火炮,作战时只需两人抬着即可发射而得名。

&60;br&62;  明末开始,中国的火器制造界就刮起了一阵邪风,各位官僚士大夫都以研制火器为时尚,也产生了诸如“长就是准”

“快就是好”

之类的邪门理念,而抬枪正是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标志性产物。

&60;br&62;  在“正史”

中,中国各代军队都对这种长得离谱的大型火枪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

甚至在清末还出现了使用毛瑟枪机的后装线膛洋式大抬枪,把前来参观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英国议员雷得外焦里嫩,直呼“心碎”

&60;br&62;  不过在当下,正是这种便于机动的中口径火器大放异彩的时代。

&60;br&62;  崇祯对原有的九头鸟进行了改进,进一步加大了抬枪的口径,使其可以发射三斤重的弹丸,并加装了两个车轮。

这种由重型

最新小说: 少帅你老婆又逃了 重生镇魂街:在异界成为魔王 快穿:实力统子在线摇人 惨死认亲日,嫡女夺回凤命杀疯了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制皮百年,我成了魔门巨头 诸天从小阴间开始 父女都爱小青梅,这婚离定了 异界妖僧系统,但我没穿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