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曾梅月一家四口带着年货,回水头村娘家。
苏玉辉找盛荣家借了自行车,亲自载着一对子女,曾梅月则是载着年货。
由于苏锦阳比较小,苏漫锦担心他坐在后座不安全,特意坐在后面护着小家伙。
这段时间,随着家里光景逐渐好起来,苏玉辉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些,整个人气质也温和了许多。
他心疼妻女的辛苦付出,逐渐把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庭,也更加关注妻子和儿女的感受。
由于一家人平时都比较忙,没什么时间带小锦阳出远门。
小家伙难得和爸妈、姐姐一起出来玩儿,显得特别兴奋,一路上看到啥都要说几句,惊叹连连。
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小锦阳:“阿姐~那棵树好高哦,跟你教我画的大树形状不一样耶!”
看到路边停车卸客的班车,小锦阳:“爸爸~那辆车车好大啊,它有四个轮子,咱们的车车怎么只有两个轮子呢?”
苏玉辉听到儿子天真烂漫的发问,他笑着问:“小阳,你觉得是那辆班车跑得快,还是咱们的自行车跑得快?”
小锦阳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嗯~它轮子比较多,应该会跑得比咱们快吧?”
苏玉辉笑着回答:“那可不一定!
你们姐弟俩抱住爸爸的腰,坐稳了哦!”
话音刚落,苏玉辉就猛踩脚踏板,自行车跟一阵风似的,超过了停在路边卸客的班车。
小锦阳顿时高兴地尖叫起来:“耶耶耶~真的超过啦!
爸爸好厉害!”
苏漫锦也跟着笑起来,眼前的这一幕跟上一世童年的记忆重叠,她不禁有些恍惚。
当时爸爸也是这样载着她跟班车比赛速度,她也是这般欢欣雀跃。
那份童年的快乐,在后来爸爸出事的那段日子里,每每浮现出来,安抚了她痛苦的内心。
曾梅月追了上来,一边骑车,一边嗔了一眼自家丈夫:“老公,你慢一点。
也不怕孩子们飞出去。”
苏玉辉灿笑着道:“你没看到小阳高兴得都快飞起来了!”
盛荣家的自行车后座还装了个靠背,苏玉辉不担心儿女会飞出去,他只是趁着班车停靠路边,逗一逗儿子罢了。
苏玉辉一家四口到达水头村,先是到路边最近的大舅哥家坐了会儿,才带着妻子儿女去二舅哥家看老丈人。
一家人互相问候之后。
苏漫锦和苏锦阳见到自家外公,又是一阵撒娇卖乖。
曾梅月看自家老爸忙着哄两个孩子,便和二嫂杨琴秀边聊天边进厨房一起准备中午的饭菜。
曾梅月的二哥曾华城也带着苏玉辉去客厅泡茶。
“二哥,伟国、伟忠没在家吗?”
“那两个小子一早就出门了,说是要去朋友家玩儿,估计中午才回来吃饭。”
曾华城夫妻俩今年四十岁,生了两个儿子,老大曾伟国20岁,老二曾伟忠17岁,还抱养了一个女儿曾云舒15岁。
曾云舒在读高中,她性子比较安静,从楼上跟小姑姑、姑丈打了个招呼后,这会儿正耐心地带着苏漫锦和苏锦阳这两个小表弟和表妹上楼玩儿呢。
曾华城:“玉辉,你今年有什么打算?我听老爸说,你跟妹妹开了个食杂店。”
苏玉辉:“是的,二哥,食杂店生意还可以。
小漫有提议,等做熟了之后,可以开超市,以后还能做连锁。
我跟梅月也是有这个想法,后面可能要出去取取经。”
曾华城有些意外:“小漫竟然知道连锁超市?”
苏玉辉现在对于女儿的各种奇思妙想,基本上已经接受良好了:“嗯,她听该也是听他们校长以及邻居家的盛荣说过。”
曾华城:“我听大哥说,你现在没去采石场了,这个决定是对的,采石工不是长久之计。”
苏玉辉:“现在全家人除了我二弟出去学做装修,家里人都下去赶海了,小漫跟镇上的望春风酒楼谈了独家合作,咱们给酒楼供货。
另外,家里也向乡邻收货代送,赚些差价。
家里收入是比之前好很多了。”
曾华城感到欣慰,妹夫家总算有了些起色,这样妹妹也不用那么辛苦。
“玉辉啊,你跟梅月好好过日子,如果经济上有难处,或者后面做生意需要周转的,随时可以跟我们说。”
苏玉辉没拒绝,他是感激的,几位舅哥都对自己不错,之前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也是大舅哥和二舅哥对自家提供了帮忙。
“对了,二哥,小漫十二月中旬特意让我带着我爸去做个体检。
本来家里都觉得没这个必要,可检查下去,肝部还真的有些问题,医生说还好这时候发现,拖下去未来怕会成癌症。”
曾华城:“很多病症就是得及时预防,拖久了确实会很麻烦。
你爸这事还好是小漫提醒得及时!
这丫头是个有福报的!”
苏玉辉:“小漫那丫头一直都很有主意,这段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