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后挥手把桌案上的茶盏全都打下,怒不可遏了好一会,冷笑道:
“很好,莫须有的事,都能跟哀家牵扯上关系?
“打探御前消息,哀家没做过……但恐怕确实是发生了,皇后的失宠,估计就与此有关。”
兰芝嬷嬷低头道:
“太后准备怎么处理这个流言?”
赵太后反问:
“处置什么?当做没听到过,不管了。
“呵,强行与哀家扯上联系,不是皇后做的,就是皇帝做的。
“皇帝哀家暂时管不了,皇后无宠已经在倒霉了。
而宫权…有这个流言在,哀家想碰,都害怕脏了手,担心还有什么脏水泼过来。
“先切等流言消失再说。
“对了,给李修荣暗中添些堵,她从皇后手上得了好处,替皇后受过也是应该的。”
兰芝嬷嬷:“奴婢明白了,那针对折才人的事……”
赵太后:“她吗,主要是靠着皇帝宠爱,宫中需要有人与她分宠才可以。
“叫尚方司的人,把记录侍寝的彤史偷偷抄录一份拿来,看看这段时日陛下宠幸的人里,有没有出挑值得培养的?
“有合适的人,就把人暗召到哀家这里,哀家提点些话,她若是愿意效忠哀家,哀家就多帮她几把。”
兰芝嬷嬷旋即去做。
过了不久,她就拿了抄录的彤史进殿,交递给了太后——
整整半个月里,除了折幼君外,仅有皇后、陈宝林与文才人的位分在。
赵太后先前只知折幼君得宠,没有看过彤史,今日一看,只感觉脑中嗡嗡作响,生出了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这么大的事,皇后一直不来跟哀家说,只会硬撑,毫无解决办法,任由皇帝妄为,学习先皇做派,实在无能。
她的手,在名册之上的两个名字上移动,犹疑道:
“陈宝林……哀家记得,她和折才人关系交好,那日在坤宁殿可是同进同退的关系。
“至于文才人,她的祖父曾当过陛下的老师吧,哀家讨厌那些老师教的陛下与哀家生分了,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是有本事的。
“陛下对她……应该也有几分特殊情意在,就选她了。”
“是,奴婢这就下去安排。”
兰芝嬷嬷认真道。
赵太后颔首,“嗯,哀家没记错的话……文家而今也落寞了,她只要有一份帮家里出头的心气,就不会拒绝。”
下午未时,安福殿。
折幼君身着一身粉色衣裙,鬓发浓美,临窗看着院中飞舞的蝴蝶,落笔描画晚春蝶景,陈明河坐在一旁,一边说着些昨日宫宴上的歌舞,一边绣着彩帕。
直至尚方司送来了一批新宫人,由折幼君挑选。
折幼君没有全收,在这批新人里头寻到了新巧、珠儿。
心中赞道……无论是扉出,还是阳平长公主那边的效率,都令人称道。
除了这两个外,她还看到了一些上辈子的眼熟面孔。
有忠仆,亦有背主之人。
忠心耿耿之人,折幼君问了两句后,便全留下来了。
虽说这几人上辈子不是她宫里的,因为上辈子她没在这个时候晋位,这批人自然有别的去处。
但这辈子既然有机会得到,那么留下来也无妨,拥有好底子的人,更值得培养些。
选好后,折幼君就对带他们前来的内监道:
“就这八个人了,四个内监,四个宫女,够用了,其余的就劳烦公公带回去了。”
敏茹适时上去递赏钱。
扉出则在观察打量他们。
被选中的人,包括早就知道会被选中的新巧,皆是一脸欣喜。
而没被选中的人,失落万分。
宫中现在谁不知道折才人得宠,而且还出手大方,能进安福殿可是好福气。
陈明河在旁边,看着折幼君随便各问了几句,就挑好了人,好奇道:
“幼君,你这选宫人的方式,真是有趣,每个选择问话的人,都留下来了,所以主要是看眼缘吗?”
折幼君笑盈盈道:
“说的也算没错,不过还是要问上几句,万一有不想留下,想去别的去处的,稀里糊涂的进来了就不好了。”
领了赏钱的内监讪笑道:
“折才人说笑了,这种奴才才不会带来。
“那么有想法,肯定都自己攀高枝走了,要不然就得罪了人,被撵去掖庭了。
“折才人选的这八个,可都是老实人。”
折幼君欣喜道:“多谢公公告知,看样子本宫的眼光还不错。”
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
内监我信,但这些宫女压根就不是你教的吧!
无论是新巧、珠儿,还是另外两个,这话能说道理直气壮,还真是敢说。
珠儿脸上挂着和身旁宫女差不多的笑意,与她们唯一不同的点,就是容貌过于姣好。
陈明河因此多看了她两眼,蹙眉道:
“这个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