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河摇头,匆匆下了台阶,脚步略有些不稳。
丫鬟连忙上前,扶住了她。
陈明河回身,劝了姚雪莹一句,“我走了,你莫犯糊涂。”
缓缓离去。
姚雪莹眸中带着失望,看着她的背影,沉默不语。
明河不愿意帮他……
这种事,家中也不会帮她。
她该怎么办?
难道就心甘情愿的在涸王府里过一辈子吗?!
“姚侧妃,陈宝林方才的意思是?”
王府的丫鬟小心翼翼的上前来问。
“不该问的就别问。”
姚雪莹蹙眉冷语道。
若她是正常落选的,她不会敢提出这个请求,落选之人必然是陛下没有兴趣之人。
但她不是……
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是。”
王府的丫鬟忙低头道,心中却已拿定了主意,要把方才发生的事情告诉王妃一声。
陈明河离了此地,遇到了陈母。
母女二人相见,热泪盈眶,找了处空而无人的亭榭,说了数句寒暄问安的话。
而后,陈母言辞谦卑道:
“…宝林,这次相见不合规矩,宫中人多眼杂,能和你说上话,臣妇就已经很欢喜了。
宝林出来也有一会了,该回凝和殿了。”
陈明河听着母亲的自称,心中酸楚,再被劝该分开后,流露出不情愿之色。
与此同时,她亦有几分犹豫——
要不要把雪莹的请求,跟母亲说一声呢?
让姚家知道,省得闹出什么大事来。
可这种事情一旦说出口……
必然会害了雪莹。
“怎么了?”
知女莫若母,陈母察觉出了女儿似乎有话要说。
陈明河抿唇,摇了摇头。
罢了,不能说。
没有她帮雪莹,雪莹就算想,也是做不成的。
陈母见她摇头,以为是自己生了错觉,没在追问,强忍住不舍道:
“好,你去吧,路上小心些,万事都小心些……”
母女二人,旋即分别。
宴春阁。
折幼君来到园池中心的飞华亭。
一路上,遇到过零星几个照护这里的下人,他们由衣辩人,知她是妃嫔,纷纷行礼避让,没有任何阻拦。
折幼君在飞华亭坐下赏景。
清透碧色的池水荡漾,倒映晴空,周遭花零露湿,亦有数座亭台,高低错落,傍生在池水岸边。
景色极美。
扉出看了后,感叹道:
“折才人随意一选,就选了一个好地方呢,没想到宫中竟有此地……与宫后苑相比,也毫不逊色。”
折幼君温婉含笑。
自然是个好地方,这可是阳平长公主幼时最喜爱的地方。
阳平长公主——先帝独女,生母贺氏。
就是那个生有两子一女,曾是皇后,后来被先皇废弃抄家的贺氏。
贺氏的两个儿子,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已死了,仅有一个女儿阳平长公主还活着。
此次赵太后生辰,阳平长公主称病没有来。
而宴春阁这个地方……
大半的宫人,都是这位长公主居住在皇城时宫中的下人。
其中还有几个贺家当年被抄家时,年岁尚小,收入宫中掖庭为奴的女眷。
当然,那些女眷现在的身份都是宫女。
扉出见折幼君没有说话,以为她被景色所迷醉,要在这里呆久一些,便道:
“才人,要不要奴婢弄些茶点来?”
“不必了,只是小坐。”
折幼君望着不远处苗条多娇,若柳扶风,一闪而过的倩影,轻松道。
她今日来这,只有一个目的——
引起阳平长公主的注意。
先皇在生前,把这位长公主赐婚给了礼部尚书裴项。
裴项官职虽高,深得先皇信任,乃朝中重臣,但他四十余岁,还有过一个妻子,只不过妻子已病逝了。
先皇在世时,究竟是怎么想的,才会做出把女儿嫁给他的决定?
折幼君没见过先皇,不了解他,猜不出来。
扉出看向折幼君所看的地方,什么也没看到,心有不解道:
“这里未免太冷清了些。
“虽然说一切都打理的很好,但是宫人太少了。
“对比起来,更奇怪了。
“才人坐会儿可以,但奴婢觉得,还是不要在这待太久了为妙。
“等回头,奴婢打听清楚这里发生过些什么事儿吧,若是没什么,才人又喜欢这里,日后再常来。”
扉出说的恳切认真,折幼君知道这是她的衷心好意,笑着应下。
来这一遭已经够了,确实没必要待上的太久,太过刻意也不好。
有前世记忆在……
折幼君知道,阳平长公主将会想方设法,把一个贺家的女孩——珠儿,送到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