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还。
眼下之际,还是要尽快选一良将,领兵出征才是。”
见胡宰相这般说,皇帝哈哈笑道:“胡爱卿所言有理,军国大事耽误不得,诸位卿家都莫再争了,就按胡大人的意思办。
只是不知哪位卿家愿意领兵出征啊?”
陛下金口玉言一出,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众大臣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叶家与秦家两位军中大佬相互吹胡子瞪眼,谁也不服气。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
只见朝堂外太子威风凛凛,大步走入堂来。
“太子殿下,这可使不得!”
众大臣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劝阻道。
“为何使不得?太祖当年开创我大庆国,哪一仗不是亲先士卒,领兵在前?父皇如今甫登大宝,要坐镇朝堂、整顿朝纲、安抚民心,自然不能亲身犯险。
世信自幼熟悉兵法,此番代父出征,乃是正理。
况且若我不出征,谁有把握能镇抚得住三军将士?若我不出征,如何让北魏相信我庆国已经逢凶化吉,知难而退?”
庆国毕竟立国不久,尚武之气犹存,见太子搬出太祖的例子,所说又极是有理,众大臣实难反驳,纷纷望龙椅上瞧去,且看陛下如何定夺。
皇帝看着堂下太子,老怀安慰,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略一沉吟,点头道:“信儿所言甚得朕意。
秦叶两位将军,朕就命你二人为副,各领兵八万,辅佐太子驰援沧州,让战清风那老贼见识一下我庆国儿郎的本事。”
“陛下有命,敢不遵从,老臣便是死了,也要护得太子殿下周全。”
秦叶两位将军抱拳于胸,领了重任。
“信儿,你着急领兵出征,莫非是觉得为娘逼你成亲,便要去边塞躲避?”
“母后,您多虑了,孩儿以前是有心无力干着急。
眼下能够有机会一展所长,父皇都鼎力支持,母后应该为儿臣高兴才是。”
“你这心思,如何瞒得住为娘?你不愿娶萱儿,定是为了那叶家小姐吧?”
“”
“我是你母后,你有什么瞒得了我?我知道你与叶小姐相处日久,她叶家商号虽号称富可敌国,但终究是布衣草莽,上不得朝堂。
你父皇要掌握朝局,朝中臣子都非我诚王府一系,眼下唯一信得过的,除了你那老泰山,还能指望谁?信儿,你可要三思,莫要为了儿女私情,乱了家国大事。
况且那叶小姐若是对你有意,今后让她与萱儿做姐妹便是。
男儿三妻四妾本属常事,你身为太子,纳几个侧妃也是理所应当,正好为我皇家开枝散叶。”
见母后细心体贴,世信如何不喜,正要满口应下来,忽的脸色变得有些迟疑。
“信儿,怎么了?”
“唉,只怕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段时间,我和建哥都跟小叶子在一起,并无亲疏之别,她喜欢哪一个,还说不定呢?”
“这好办,母后明日分别招建儿和叶家小姐进宫,问一问便知。
无论她属意你哥俩中的谁,我都会待她如亲闺女一般,不过你俩可不要为此生了嫌隙。
“
“母后放心,信儿知道了。”
后一日,皇后派人宣范建进宫觐见。
范建随太监行到坤宁宫,一进宫门,见宫内别无他人,只皇后一人坐在堂上。
见范建进来,招手便叫近些来。
“建儿,你自幼在诚王府长大,陛下与本宫待你如何?”
“陛下和娘娘待范建恩重如山,小子永不敢忘。”
“那我问你一事,你可要实话实说。”
“娘娘问便是,小子知无不言。”
“你可喜欢叶家姑娘?”
范建如有雷击,神色惶惶道:“叶小姐天仙一般人物,小子不敢亵渎。”
皇后瞧在眼里,微微一笑道:“若是叶家小姐对你有意,我劝陛下将叶小姐指与你为妻,你可愿意?”
范建浑身一颤,顿时大喜,躬身行了大礼,道:“小子多谢皇后娘娘成全,只是怕怕叶小姐心气颇高,万一瞧不上小子,到时候朋友都没得做。”
说到这里,神色有些暗淡。
聊到这里,宫女来报,说是叶家小姐到了宫前,皇后让范建躲到屏风后边。
然后让那宫女请叶轻眉进来,道了前意,_只要是叶轻眉点头,无论中意信儿和建儿哪一个,自己立刻去请陛下赐婚,成其美事。
“叶小姐,你与我诚王府有大恩,陛下不知,但本宫心中十分感激。
信儿与你相处一年多,对你倾慕已久,若是你中意信儿,本宫许你太子侧妃之位如何?”
“皇后娘娘见笑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轻眉自幼在外散漫惯了,从未想过要进宫,更不愿受那份拘束。”
皇后见叶轻眉不愿入宫,心下反而大慰,喜道:“那难道你喜欢的是建儿?这也使得,陛下和本宫可收你为义女,以公主身份尚给建儿为妻如何?”
“娘娘,轻眉一直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