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 第124章 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

第124章 造反而已多大点事儿啊(2 / 5)

在教你?”

“华先生没有教我。”

众人:“”

典褚挠了挠头,面露尴尬之色:

“好吧,华先生,让我看看你在哪儿。”

说着,他往后望了眼,就将一个小老头儿,如老鹰抓小鸡一般,抓到了刘恪身前。

老头有些干瘦,但能被典褚这么一抓,还能站着,说明身子骨还挺硬朗。

草帽深深地压在头上,肤色黝黑,双手粗糙。

脸上皱纹遍布,透着一股沧桑的味道。

是个人才?

刘恪手头上有玉米、红薯,一直想着要个农业方面的人才,只可惜没找着。

这老头看着像有些斤两。

【姓名:华仲邈(中士)】

【年龄:69】

【统率:11;武力:53;智略:78;理政:81】

【特性:上农、任地、辩土】

刘恪看得一愣,一个中士就有三个特性,还全是农业方面的特性?

大概这属于专业性人才,数值不高,但在某方面比较专精。

像是夏不具,四维属性里最高的,居然是武力。

但真要说起医术,确实有两把刷子。

刘恪问向典褚,道:

“阿典,还不替朕引荐一二?”

一众御前侍卫,也是翘首以盼。

这老头外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农,但却能教会典褚,看着就像是个隐士大才。

典褚顿了顿,沉声道:“华先生,是当年华神医的后人。”

而后沉默了一阵子。

一干人等大眼瞪小眼。

华神医,应该指的是几百年前的神医华佗。

可后面呢?

“后面呢?”

“后面没了。”

典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不是个关注背景故事的人。

“草民华仲邈拜见陛下。”

说着,还是小老头主动一拜,道:

“典将军为人实诚,心思淳朴,并未问及他事。”

“小老儿乃华神医的后人。”

“当年华神医没能治好曹侯头风之疾,将其一家人发配交趾。”

“从此之后,小老儿祖辈便在交趾之中,偶尔行医,也算勉强得活。”

看来这个世界里,曹老板还是医闹了。

刘恪轻轻点头,确实是个人才。

医家的名字,医家的传承,干的全是农家的活儿。

看这模样,估计就是个平头老百姓。

虽说追溯祖辈,是华佗的种,但华佗的医术半点没传承下来。

多半是其他学医的后人都死的七七八八了,就这一脉勉强靠着种地,传承了下来。

不过还真种出了点名堂。

“可愿入朝为官?”

“小老儿自是愿为朝廷效命。”

刘恪草草走了个过场,便道:

“既然伱提出了种植冬麦,那这日南郡种植冬麦,就由你负责。”

“此外朕还有些稀奇作物,你可拿去琢磨琢磨,若是能成功种植,大大有赏。”

刘恪让人去取玉米、红薯交予华仲邈,便继续在田里逛着。

他的主要目的,是视察陈伏甲同志的工作情况。

目前来看,陈伏甲干得不错。

将士们在帮助流民安置,协同秋收。

他还看到了将士们仗着自己孔武有力,帮助百姓们挖蓄水坑,方便百姓们挑水,灌溉田地。

“军民一心。”

单从一个挑水,一个蓄水坑,就能看出不少东西。

大汉民风彪悍,往往会因为抢水而发生斗殴事件。

这交趾国中,有南越土著潜移默化带来的倔脾气,自然更甚。

但有官兵参与其中,秩序便好了许多。

“军民鱼水情,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刘恪呢喃一声,这是各国都不能理解的一个现象,唯有大汉有这个基础。

那些会在农闲时,与官军一同杀敌蹭军功的良家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快,众人便找着了陈伏甲。

陈伏甲昂首挺胸,就站在田边。

说来倒也神奇,哪怕在田里,他那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华服,愣是没染上多少泥。

他在蓄水坑旁边圈了块地儿,而那些歇下来喝水的农人百姓,都围在其身边。

“你们知道天子为什么要分田?”

“因为我们没田。”

百姓们笑成一堆。

这个官儿看着挺大,文质彬彬,看着就知道有学识。

光气势就挺唬人,没想到却问出了这种蠢笨的问题。

陈伏甲却是一脸正色,继续道:

“你们为什么没田?”

“因为这交趾国的田产,被假称天柱神托世的国君给占了。”

“被朝中文武官员给占了。”

“被地方豪族给占了。”

“他占几千亩,他和他占几万亩。”

最新小说: 地窖里的朱元璋 天黑请点灯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随母改嫁随军,我在家属院当团宠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抢红包成修真大佬,反手葬送仇家百年基业! 朕在红楼当暴君 星尘本尘 诡道毒仙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