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枚玉简之内,封印着我对于水遁之法的全部理解。
你只需将之贴在眉心之上,然后放空自己,就能自动接收其中的信息。
因为是我特制的,所以可以反复领悟。”
这其实已经很方便了,但姜华还是问了一句:“有没有那种以心印心,瞬间就能让他人领悟的法门?”
长空道人认真的点了点头:“有是有,但是不方便对你用。
你的识海之内,有着不止一件宝物。
这些宝物,有的是守护心灵,使之不受污染。
有的是守护精神,使之坚韧不拔。
这种时候,对你使用类似的法门,会被宝物自动挡住。”
“真正的修行,其实都是修心。
血脉也好,练气也罢,到了最后全都是练心。
只不过不同的练心方式不一样,有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的是存神观想入定坐忘胎息,还有的是发下大愿,然后知行合一,朝着大愿努力,并在此过程中感染他人,还有的是极致的掌控自我……”
“那些血脉修士,通过种种方式磨砺己身,最终驯服血脉深处的欲望,也是炼心的一种方式。
所以心灵非常重要,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宝物进入了你的内心深处守护着你。”
“而我所学会的法门,是孔圣开创的。
孔圣的法子,就是感悟万物意识,最终万事万物互相理解,达到传说中的和谐,也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
听到这里,姜华直接挠了挠头,忽然有些听不懂了。
万物意识和大同之世,又有什么关系?
看着姜华迷惑的模样,长空道人不禁摇了摇头:“过去的你,资质、毅力,远不如此刻,所以那时的你一心一意的钻到修行路上,努力修炼,没什么问题。
但如今你已经是盐城太守,百万子民之主,必须见闻广博。
不求你什么细节都清楚,但初步了解是必须的。”
提醒一句之后,长空道人就继续道:“每个人都有意识,都有想法。
不同的人,想法不一样。
同一个人,不同时期想法依然不同。
别说让人类互相理解,即使让一个人理解自己,很多时候都做不到。”
“过去的你,可能无法理解现在的你。
未来的你,又无法理解现在的你。
所以,人人互相理解的大同之世,几乎不会到来。
直到孔圣开创了儒家,开创了特殊的炼心之法,使得人人互相理解存在了可能。”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都能真正的互相理解,即使达不到传说中的大同之世,也相去不远。”
“可是,如何才能让人和人之间互相理解?野人、庶人和国人之间,能互相理解吗?大贵族和小贵族之间,能互相理解吗?道人和贵族,能互相理解?”
说着,姜华连连摇头,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所以,在孔圣的设想中,人类只分为能理解他人的君子,和不能理解他人的普通人以及最特殊的小人。
没有贵族、国人、练气士的区别,只有君子、普通人、小人三个身份。”
“使用孔圣传下的特殊法门,可以练心。
练心之后,就能初步感知他人的想法,也能直接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到其他人的内心深处,让两个人真正的做到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但是太难了,能做到的太少了。
所以慢慢的,就有了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先借助这些人人相信的美好梦想去凝聚共性,先让陌生人之间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达成共识,然后再去互相理解。”
“所谓的仁,本质上就是沟通、理解。
孔圣传下的炼心之法,本质上就是人和人,人和妖,人和物,乃至于人和万事万物的沟通、交流。”
“我虽然在东海道宫学道,但孔圣的炼心之法,那里也有记载,研究学习的也不在少数。
而我恰好小有所成,让你获得我对于修行的感悟,没有任何问题,更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水遁之法。”
听到这里,姜华大受震撼!
这位孔圣,走的是互相理解,互相认同,最终消除隔阂,达到大同之世的路子。
这种想法,到底能否实现,姜华不予置评。
但能有这种想法,并切实的提出了实现方法,这必然是一位极为伟大的存在。
“孔圣本人能理解万事万物吗?”
姜华忽然问道。
“不知道,但是孔圣当年周游列国的时候,说服了不少人,还留下了很多典故。
比如仲由,起初之时就是个莽汉,而且是那种血脉即将失控,彻底化为凶兽的莽汉,遇到了孔圣之后,就直接被说服了。
如今,也是大人物了。”
“还有孔圣座下的那头麒麟,据说原本是一头真正的凶兽。
后来作乱之时,遇到了孔圣,这些年来在孔圣座下不断听道,体内的残暴欲望已经逐渐消失,已经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