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等着收获吧!”
,朱雄煐若有所思地说道。
年长太监欲言又止,又不敢反驳对方,只是低着头。
朱橚见状一巴掌拍在朱雄煐的脖子上,“仔细听,人家还没说完呢。”
“你都记得什么慢慢说,说的仔细一点,之后本王大大有赏。”
对方深吸一口气,回忆着十多年前的记忆,“是,殿下。
在播种稻谷之前,先要给苗床浇过一次水,浇透之后将稻谷匀着撒到苗床上,稍微埋点土就好。
之后就是等着稻谷发芽,长到大概一指宽就可以用来插秧了。”
,他拿出自己的手指比划着。
随后他还说了很多细节,例如整地之后要施点肥料,一般是种地的一家人自产的,这样庄稼会长得更好。
两刻钟后,朱橚不由得地感慨,“原来种地也是一门大学问,里面藏着的东西不少啊。”
放松一些的太监笑着回道,“殿下,这都是上千年来庄稼人总结,一代代传下来的。
虽然简单,不过好用。”
朱橚索性对他说道,“你说的不错,本王说了要奖赏你,就赏你在这个院子给皇长孙种地吧。”
说着他让兴安把南洋商人那里买来的长稻穗拿过来,“把这个种在花圃之中,种的时候让皇长孙看着,他也可以亲自种种,就当锻炼身体了。”
对方惊喜地跪在地上,然后给朱橚磕头,“多谢周王,多谢周王!”
随后他又激动地对着朱雄煐磕头,“小的一定为您好好种地!”
从尚食局烧柴砍柴的力气活,到慈宁宫伺候皇长孙朱雄煐,可谓是连跳了十几级。
他没想到自己年轻种地的经历,居然会在中年碌碌无为的时候给他带来惊喜!
“从明天开始,我要学种地!
皇祖父当年就是种地出身,我也要学会!”
,朱雄煐还有一个崇拜的人就是自己的皇祖父。
刚刚还激动的太监,顿时有点为难,“小殿下,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要种庄稼得年后了。”
朱雄煐刚刚来了兴趣,“我不管,明天你就教我开始种地!”
对方为难地看向朱橚,“周王殿下,这?”
,他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能让稻秧在冬天长大。
朱橚摆摆手,“他只是看你种地嘛,又不一定要长出粮食,你存下多半稻谷明年种。
明天拿出一部分,就当预演一次种地,该整地整地,稻谷能发芽就成。”
年长的太监恍然大悟,“谢周王殿下,小的明白了,小的还需要一些种地的工具。”
“兴安,你现在就去外面买一全套种地的家伙什送过来。”
“是,殿下。”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慈宁宫朱雄煐谋划着种地的事情,就传到了文华殿朱元璋父子耳中。
“学种地?有点意思。”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眉头一挑。
“父皇,儿臣觉得如此才是不忘本。
五弟让雄煐早早知道民间疾苦,总不是什么坏事。
亲眼看看粮食是怎么从地里种出来,雄煐总不至于不食肉糜。”
朱元璋倒是点点头,“这话不错,不过在皇宫种地的,他俩还是头一遭。”
很快他就将此等小事抛于脑后,“标儿,你觉得中书省的宰相谁来当合适?”
“父皇,儿臣觉得胡惟庸不错,汪广阳嗜酒,加上胆小怕事做个右丞相最多了。”
两人三言两语,决定了朝堂上百官之首的宰相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