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六部处理的效率变快一点。
他还有什么举措,或者说动作?”
李谦忽然想起了什么,“先生,杨左丞昨日在中书省曾说过一句话,说历朝历代以来都是人治,全凭人心判断难免失衡。
若是加上一些评判标准,才能更好的判断官吏优良。
据说杨左丞已经在谋划给各地的官员考核,加上一些具体的数额。
不再是治理得当的评语,而是用每年上交赋税的具体数额,以及治下案件的处理件数,冤案的件数评判之类的。”
李谦只是听说,所以囫囵说了一通。
不过朱橚倒是大概听明白了,“听说永嘉学派坚持改革政弊,重视历史和制度的研究。
当时南宋就有不少人研究典章制度的兴废,打算用此法振兴朝廷,转弱为强。
杨宪大刀阔斧地革新,未尝没有这个意思。”
李谦听完后恍然大悟,顿觉得自己还需要多多翻阅书籍,不只是程朱理学和心学的书籍,其他学派的学问也不能落下。
“先生,您觉得杨左丞的革新能成功吗?”
朱橚沉思道,“先不论成功与否,我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的。
吏部每年考察各地官吏,其实还是定性的考察,治理得当、治理失当,这几个字要如何评判呢?
起初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治理得当,后来百姓不闹事就是治理得当,到最后百姓揭竿而起被镇压也是治理得当。”
朱橚的话被李谦默默记录在纸张上,一字一句都不落下。
打算之后整理,然后编录在传习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