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初次试探过一次后都很默契的偃旗息鼓了。金沙城这边虽然兵精粮足但关山海明显没有丝毫要弄险的意思。
对他来说只要能守住城池就比什么都重要,完全没必要出城和对方硬拼。
别看金沙城现在是在他们手上,但别忘了这毕竟还是幕国领土。万一出城后出现什么变数导致损兵折将那就得不偿失了。
结硬寨,打呆仗这就是关山海的战术策略。只要景国的后勤保障能够跟上他完全不担心幕国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而幕国这边也对自已的实力有非常清晰的认知。
金沙城城高兵广。若是靠自已手上这些人死攻城池怕是人死光了也未必能有所建树。
张珩深知金沙城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但同样也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一次机遇。
若是他能靠手下这几万将士收复失地,那摄政王临行前承诺他的一个侯爵是跑不掉了。
别看张珩身为一个武将,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在对幕国官场的这次变革具有极高的政治敏锐度。
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世子殿下自从成为摄政王后便展现出了他高超的手段和决心。
许多事情外人不知他还能不知吗?就这最近一个月里星月城可以说是官不聊生。
摄政王殿下以及其冷酷无情的手段镇压一切反对声音,但凡有一丝意见不同者轻则抄家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以往那些和佛门有无数牵连的朝中重臣纷纷落马,宗室权贵也损失惨重。
光他亲自带兵去进行抄家的官员就不下十个。而这些抄来的田产钱粮一部分化作此次战争的军饷粮秣。一部分则分发给了那些新招来的士兵。
这一切都被张珩看在眼中也切身体会到幕国近段时间所造成的变化。
有人私下里说刘煜是暴君,是昏君。但在张珩看来摄政王殿下是幕国百年难遇的雄主。
跟着这样的主子混不怕没前途。但前提是你能真真正正干出事来。像以前那样尸位素餐是完全没可能的。
想明白这些道理后张珩便成了刘煜的铁杆拥趸,他要身体力行的帮这位年轻的摄政王殿下让幕国获得新生。
况且他现在在幕国的名声也早已是臭不可闻。如果是刘煜能排第一的话,那他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二。
无他,因为每一次剿灭佛门的行动都是他指挥的。他手上沾染的僧血佛头数以万计。是幕国当之无愧的佛门杀手。
但他不后悔,甚至他也觉得那些和尚全都该杀。因为他知道若是朝廷再不对佛门动手,那朝廷还是不是这个朝廷就犹未可知了。
“大帅,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一个少年模样的年轻将领出口问道。
张珩侧眼微瞧,扫视了这个少年一眼。
这少年名叫刘牧,是他从新兵手把手培养起来的亲兵。现如今在他帐中担任执戟郎。
张珩之所以这么看重他并着重培养他是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刘氏宗亲。
“行动的事先不急,先说说儿郎们现在的反应?军中可有畏战情绪?”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那帮新兵蛋子你让杀和尚可以,可真要让他们亲临战场他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毕竟和尚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待宰羔羊,就算有些反抗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他就怕这些新兵蛋子杀和尚杀习惯了把对景国的这些士兵也当成和尚来看待。
顺风仗谁都能打,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损,亲眼看到身边的袍泽一个个倒下时他们还有没有当初那种勇气。
“回大帅。卑职刚才去各营巡视过了。营中将士个个嗷嗷待哺勇于请战,尤其是看见清羽营的兄弟们拿了那么些缴获回来一个个都羡慕的眼都红了。”
张珩闻言暗自苦笑。心道真正残酷的还在后面呢。
说实话他这些日子和这支新兵相处多多少少也生出些感情。这些新兵没有老兵身上的那种圆滑世故,执行命令更是没有半点松懈怠慢。
良家子就像是一块精美的璞玉,一旦用心雕琢定能成器。他在军中为将多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令行禁止,号令如山。
这是以前在旧军中绝对感受不到的全新体验。
“哎,时间还是太短了。要是在让我训练他们半年我一定有十成把握收复金沙城。”张珩喃喃自语道。
这支新兵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训练程度不够,而且还没有真正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现在他们只是靠着一股子年少血勇。远远低估了战争的惨烈。
可他也知道幕国的情况是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