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大军帅营。
“总兵大人,决战的事情,不等援兵抵达么?”
史琦一脸为难的问道。
作为联络人员,刚过来就收到了决战通知,他整个人都懵了。
汉水侯所部能打天下皆知,可辽东镇也不是软柿子。
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发起攻势,怎么看都是乐观过了头。
“施逆的主力,正从京师赶过来。
我们的援兵到了,敌人的援兵也来啦。
到时候数十万大军汇聚,再想建功立业,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何况从战略上看,抢先击败敌军,我们就能从容打造淮河防线。
到时候主力同敌军在这边对峙,只需派遣一支偏师从北方登陆,就能切断辽东叛军和老巢的联系。
敌军一旦分兵回援,就给了我们逐个击破的机会。
倘若敌军不予理会,那就顺势收复京师,断了叛军的念想。”
李三七淡定解释道。
军事天赋这玩意儿,有的人生来就有,有的人培养数十年归来依旧是纸上谈兵。
能够从底层脱颖而出,李三七无疑是有军事天赋的。
十几年军旅生涯下来,加上培训班的补课,现在也是安南都护府有数的猛将。
常年活跃在中南半岛和南洋战场,运用水师是基本操作,用兵的时候自然习惯性的把水师考虑进去。
“总兵大人,海上风高浪大,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平叛之战,当以稳健为上,需要谨慎啊!”
史琦略显忐忑的规劝道。
没有办法,这样的战略部署,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历史上虽然不乏运用水师的先例,但那都是在南方交战,靠水师北伐的那是闻所未闻。
尤其是大规模跨海远征,更难找到理论支持。
如果硬要寻找类似战役,当年李牧和舞阳侯从两广起兵勤王是从海路过去的。
不过当时沿途各省都在朝廷手中,登陆的山东也在朝堂控制中。
勤王大军虽然是海上行军,但一路上都是贴着海岸线前进,能够不断获得物资补给。
纵使发生风浪,也能及时靠岸躲避。
现在北方大地,早就落入叛军之手,后勤补给全部依赖后方供应。
中途一旦发生变故,数万大军都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种判断本没有问题,但这是基于过往的航海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远洋船舶抗风浪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
加上对海洋的探索,近海地区的季风气候变化,早就被人掌控。
只要避开台风季节出征,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大家的观念没有发生改变,那是海商们的功劳。
为了减少竞争对手,他们故意把海上航行描绘的凶险无比,影响了许多人的认知。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