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的责任被太上皇背了,留下的烂摊子,却需要大家来收拾。
“首辅,北疆战场上我们固然损失惨重,但北虏一样不好受。
从各方汇聚的情报来看,草原联军的伤亡,同样超过了十万。
北虏此时言和,大概率是打不下去了。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要沉住气,不能轻易让敌人占到便宜。”
刑部尚书费心远率先表明了立场。
在这轮权力洗牌中,清流党人因为加入太晚,没有能够吃到肉。
不过北疆大败,他们却成了第二大受益者。
勋贵系实力大损,丧失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他们的老巢终于安全了。
没有头上悬着的利剑,清流党人相当于解除了封印,纷纷变得活跃起来。
除了勾结晋商的那帮官员外,就数他们的收益最大。
站在清流的立场上,自然希望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打的时间越久,勋贵系就被削弱的越厉害,想重回江南的难度就越大。
“费尚书说的不错,北虏最是诡计多端。
敌人越是想要和谈,我们就越不能和谈!”
吏部尚书祝鸿轩跟着表明立场。
清流党想驱逐勋贵系,楚党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个问题上,南方各省士绅的立场,都是一致的。
为了团体的利益,也必须把外调的勋贵系部队,留在北疆大地上。
开了头之后,南方各省官员纷纷跳了出来,要求朝廷和北虏死战到底。
“诸位大人,先冷静一下。
北虏无法长时间坚持战争,我们的情况,也没有好上多少。
京杭大运河被堵截,外面的物资运不过来。
光靠北方各省,要支持这场战争,压力实在是太大。
看京中的粮价就知道,较大战爆发前,价格已经翻倍。
越往北去,地方上的粮食价格就越高。
民间早就苦不堪言,若是持续下去,怕是会出大乱子!”
礼部尚书袁天宇开口反对道。
战争远在千里之外,无论打成什么样,南方各省的士绅都感受不到压力。
北方地区的士绅就不一样了,北虏的刀可是从未停下。
今天在这里劫掠,明天在那里屠城,搞得北方大地人心惶惶。
战争每持续一天,大家面临的风险,就会更大一分。
若是官军有反击能力,咬牙坚持一下,也不是无法忍受。
偏偏损失惨重的勋贵系将领,为了家族利益,也学会了保存实力。
遇上北虏大军,那是能不打就不打。
在这种背景下,北疆各省的百姓,纷纷倒了血霉。
不光要承担高额的战争成本,还要遭受草原骑兵屠戮。
“袁尚书之言,老成谋国。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