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复山河 > 第四百三十六章、宣大总督

第四百三十六章、宣大总督(1 / 5)

    作为行动派,有了思路之后,李牧立即安排人完善计划。

    迁徙地方豪强,也不是他第一个干。

    早在千年前,老祖宗就实践过。

    在一定时期内,效果非常明显。

    打击了土地兼并,抑制了地方势力做大,巩固了中央皇权。

    政策没有延续下来,那是触及到的利益集团太大,到了王朝中后期执行不下去了。

    不过这些问题,在都护府完全可以忽略。

    旧时代留下的余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除了稳定下来的十个州府,人口迁徙有些困难外,新占领区完全可以强制执行。

    收拢民心的政策,还在落实的路上,当地百姓还没有拿到土地。

    虞军目前只是占领主要城市,尚未对乡下建立实质性统治。

    需要等驻军就位,对地方不稳定份子展开打击之后,才会着手收拢民心。

    此时迁徙人口,无疑是最佳时机。

    毕竟,当地土地是有主的,分地肯定得分无主之地。

    百姓对调之后,丧失了对地方影响力的地主士绅,也没了存在的意义。

    收拾他们的同时,顺便还可以搂草打兔子,连丧失群众基础的宗教势力一并铲除。

    不过这种事必须保密,在计划完成前,先要稳住这些既得利益者。

    至于已经稳定的县府,要调整人口结构,那就只能慢慢进行。

    和平年代是人口爆发增长期,尤其是都护府还分了口粮地,让百姓生活富足起来,更是加速了当地人口增长。

    不过人口可以无限增长,但土地却是有限的。

    村里的地已经分了下去,新生儿想要获得口粮田,那就只能举家迁徙去外地。

    受乡土情结影响,家里日子能够过得去下,百姓肯定不愿意折腾。

    可随着家中孩子的增多,有限的田地无法养活一家老小时,自己就会报名。

    五亩地的口粮田,那是经过精心计算好的。

    在没有耕牛的情况下,扣除播撒的种子后,每亩地的粮食净产量也就二三石。

    平原地区略多一些,山地则更少一些。

    在口粮田划分时,也进行了微调。

    山区的宅基地,不会计入面积,平原地区则要从中扣除。

    不过人均年收入超过十石的生活,在这年头绝对算是好日子。

    卖掉三分之一的粮食,用来购买农具、食盐等生活物资,在填饱肚子之余,还有少许结余。

    随着新生儿的增加,这种情况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土地没有变化,家中人口不断增加,人均收入很快就会被拉下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惯了吃饱饭的日子,再让他们回去饿肚子,谁也受不了。

    到时候安排人引导一下,不愁没人报名。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新小说: 白月光破棺而出 重回宿敌年少时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暴君吕布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上命昭唐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