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
“子霄啊!”
杨赐柔和的目光落在王昊身上:“相对于我们这些高居庙堂,指点江山之人,你才是真正经历过黄巾暴动,见过战争后疮痍天下之人。”
“在陛下那里,你同样是最有发言权的,或许你的一句话,顶得上我等十句、百句,因此老朽恳请子霄小友,务必要助我等一臂之力,打击阉宦,匡扶汉室。”
又有袁隗点了点头,附和道:“杨公言之有理,阉宦荼毒天下,致使民不聊生,归根到底,此次黄巾暴动便是他们为祸天下而引起的。”
“子师已经收集了很多证据,其中有张让、赵忠等一大批阉宦为祸地方政务,横征暴敛的实证,但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等需要一个契机来对阉宦发起进攻。”
“而你!”
袁隗声音洪亮,铿锵言道:“便是最好的契机。”
王昊吐口气,倒也没有丝毫废话:“不知袁公、杨公需要在下如何配合?”
杨赐捏着颌下一缕胡须:“听说太一显圣至少需要七天时间,对吗?”
王昊点点头:“嗯,差不多是这样的。”
杨赐暗松口气:“我们已经给各地的刺史写了亲笔信,让他们将阉宦势力的罪证,以及当前的黄巾余孽状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雒阳。”
“七天时间。”
杨赐肯定地点点头:“倒是足够了,至于子霄你,需要尽可能了解这些情况,然后通过你来传递给陛下。”
“当今天下,还远远不到能安定之时,各地需要士人为官,继续与黄巾抗争,方才能逐渐消灭黄巾,真正安定天下。”
王昊沉思片刻:“仅此而已?”
杨赐淡笑:“我等倒是希望能借此机会,扳倒阉宦,但这对你而言,太过艰难,也太过凶险,思来想去,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呼—
王昊暗松口气。
弘农杨赐倒还讲些道理,更明白皇帝性情,若是交给袁隗主政,估摸着非把自己这杆枪的价值,全部榨干不可。
王昊闻听此言,态度缓和了不少:“杨公放心便是,昊必竭尽全力,助士人一臂之力。”
杨赐大喜,一揖还了半礼:“子霄若能如此,真乃百姓之福,大汉之福也。”
王昊拱手抱拳:“昊不过绵薄之力,真正能拯救大汉者,乃是在座诸位。”
“哈哈。”
杨赐笑了笑,露出欣赏之色:“子霄小友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又有功勋在身,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面对杨赐的称赞,王昊依旧神色如常,云淡风轻:“哪里!
昊何德何能,岂能承受得起杨公如此谬赞。”
哒!
哒!
哒!
正在这时,楼梯处传来一阵轻快且疾促的脚步声。
杨赐等人抬眸望去。
但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赶来,面上带着微笑:“主人,王越得手了,生擒刺客七人,现已移交雒阳东部尉。”
“好。”
杨赐捻须点头,旋即扭头瞥向身旁:“郭廷尉,接下来便要看你的了,能否撬开这些刺客的嘴,是拿下中常侍赵忠的关键。”
“放心吧。”
下方郭昀揖了一揖,极其肯定地道:“只要刺客进入我廷尉府,保证撬开他们的嘴,子霄可是陛下召回京城的,赵忠敢对子霄下手,其中隐情必可引起陛下好奇。”
“杨公、袁公!”
言至于此,郭昀起身离席,欠身拱手:“事不宜迟,下官立刻动身,亲自审问这些刺客,旦有消息,会立刻通报消息。”
杨赐点点头:“好,郭廷尉自去。”
袁隗颔首点头:“郭廷尉切记小心,人证、物证必须要有。”
“放心。”
郭昀拍着胸脯保证道:“下官明白。”
旋即。
躬身离开大殿。
王昊面上虽然镇定,但见此一幕,心中依旧骇然不已。
这一次,士人与阉宦之间的斗争果然够狠,双方见招拆招,便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甚至不惜拿自己的性命做誘饵。
够狠!
够绝!
够毒辣!
如果当真被他们撬开了刺客的嘴,供出幕后主使赵忠,再加上如今自己的身份,肯定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而在这个时候,士人们提前准备的各项罪证,便可成为扳倒赵忠的一柄利剑,即便其中混杂一些污蔑,也势必会让皇帝陛下相信。
当然!
赵忠手下的刺客全都是死士,通常是宁死不会叛变的存在,廷尉手段即便再多,能否撬开刺客的嘴,犹未可知。
接下来,众人继续商讨阉宦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王昊应该如何回答皇帝的问题,以及规避阉宦的坑,这些全都是他们在日常与阉宦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不得不承认。
士人对于这一次的机会,极其重视,否则也不会两个大佬同时出面,结合自己的情况,亲自对王昊展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