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 > 第九十八章 这一次没出任何的差错

第九十八章 这一次没出任何的差错(1 / 2)

“瓷坯已经风干。”

“接下来,以细线描出不同的区域。”

“这些细线用金彩覆盖,以隔绝各个区域。”

秦飞对着镜头说着,记录下这宝贵的瓷母的创作过程。

秦飞取出几张白纸,其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釉料的配方和烧制时间。

“官窑釉、汝窑釉、哥窑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属于高温釉,需先高温焙烧。”

“洋彩、金彩、松绿石釉属于低温釉,后面再低温焙烧。”

“此外,釉下彩需先烧,再烧透明釉,再烧釉上彩。”

“瓶体中部有十二道开光,要做出十二道不同的彩绘图画。”

“所有的釉料,在烧制时不能相互其化学反应,要确保每一种釉色都发色纯正。”

“最极致的上釉技巧,最极致的对釉料的理解,极为高超的彩绘手法,多次不同温度的烧制。”

“还有浮雕工艺和漆器工艺。”

“掐丝珐琅我也要弄明白。”

秦飞沉下心来,开始梳理烧制瓷母的过程。

他已经失败了六次。

有的时候,是两种釉料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变化,就必须调整他们的烧制顺序,先烧制高温釉,最后烧低温釉。

因为先烧低温釉的话,这些釉在高温下就会变色,化作黑斑。

浮雕要最先开始,掐丝珐琅要最后才做。

秦飞执笔,在纸上把整个过程一笔一笔写下。

一环套一环,古往今来瓷器的所有技艺,在瓷母上都有体现,而且要求更高。

汝窑、官窑、哥窑因为没有图案和花纹,反而是这十几种釉料中最容易完成的品种。

接着,烧制开始。

秦飞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烧制的每一个瞬间。

他的身影在工作间有条不紊的忙碌起来。

艺术家都是孤独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的时候,会享受这种独处的快感。

整个世界都好像安静下来。

只有他和他的手艺,在不断的变化。

瓷母的烧制,绝对是秦飞到目前为止,所经历过的最大的挑战。

每一次的上釉,都像是在走钢丝。

只要稍微不注意,整个作品都会毁于一旦。

在繁琐的创作过程中,他必须保持清新的头脑。

这种消耗无疑是巨大的,是对一个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但秦飞却乐此不疲。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

这一次,瓷母一步一步被完成,没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

这样的大釉瓶,一人烧制的难度非常高。

当秦飞在第七次烧制,把釉瓶抱出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陷入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和喜悦之中。

十二个开光彩绘图案,全部烧制成功。

这是最难的一步!

其中六幅是写实画,绘画难度极高,场景非常细腻。

另外六幅是花样,绘制着不同颜色的花卉图案。

十二个开光彩绘间隔分布在瓶体上,造型别致优雅。

“这一次居然没出任何的差错。”

“还有最后两次低温烧制,只要把汝釉和官釉烧制完成,再烧制紫金釉,就算烧成了。”

“这就要成了?”

秦飞有些激动。

这段时间,当真是苦啊!

最上面两层都是珐琅彩缠枝花,技法十分复杂,秦飞为了练好珐琅彩瓷就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还有刻印上的浮雕小花,一圈全是浮雕,雕刻了很久才完成。

除此之外,青花瓷、龙泉瓷、还有钧窑红釉,全都是难度极高的瓷器。

幸好,这些瓷器他都做过,所以全部水到渠成。

最后两次烧制,秦飞更是小心谨慎。

他感觉到心态已经受到波及,道心都有些不稳。

最后的步骤比前面要简单很多,但压力反而更大。

秦飞调整状态。

沐浴,焚香,更衣,品茶。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他便开始最后的烧制。

摄像机依然记录着他烧制瓷母的画面。

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影像资料。

甚至,这些影像资料也将随着这件瓷母作品一起,流芳百世。

等最后一次入窑低温焙烧,秦飞坐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

如果让他描述这三个多月的烧制过程,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惊心动魄。

表面看上去波澜不惊,云淡风轻,实际上这其中的凶险,只有他才知道。

清朝时期耗费无数人力财力,有锦德镇御窑厂亲自承办,才集齐十七种顶尖的釉彩和多种技法手段,融合为这么一件作品。

难度可想而知。

秦飞为了烧制,同样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起先就是各种釉料,一部分是自己调配,比如汝釉、官釉、哥窑釉,另一部分是托人从大窑口购买。

工作间内

最新小说: 陆源赵蒹葭 枕上闹,边塞战神宠妻无度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蒸汽手册 我有万千技能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如见雪来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求你,饶本妖一命 神君被女配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