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赵聪的一生 > 第35章 荧光盾的吹牛时刻

第35章 荧光盾的吹牛时刻(1 / 4)

独行刺与榜盾

公元7年夏夜,荧光盾登门拜访葡萄姐妹,自称武道大会榜。

贪吃的三公子运费业嚼着烧鹅嗤笑:“拼死拼活争那虚名,不如学我吃好喝好!”

湖州城阴影里,女刺客演凌握紧匕:“南桂城,我一人足矣。”

寒春微笑倒茶的手忽然顿了顿——榜造访的夜,刺客与饕客的宣言,为何都指向那座禁地?

公元七年的六月十二日,黄昏时分,湖州城特有的粘稠暑气正被暮色缓缓稀释。

白日里淤积的闷热如同浸透了油的布匹,沉重地覆盖着街巷房舍,此刻终于被无形的手指一点点掀开、剥离。

云层并不厚重,却压得极低,灰蒙蒙一片,吸尽了天光,令黄昏提前陷入一种缺乏层次的昏暗。

空气潮润滞重,每一次呼吸都像吸入了温热的湿棉絮,沉闷得令人胸口紧。

檐角滴下的水珠打在青石板上,声音黏腻,时断时续。

街道上行人稀少,匆匆走过,身影在明显转凉的空气里显得有些模糊,仿佛隔着一层薄纱。

这座位于帝国东南部的富庶大城,此刻正被一种大战前夕的微妙寂静笼罩。

再过不久,十年一度的天下武道大会便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恢弘序幕。

无形的压力如同湖面上的浓雾,悄然弥漫,浸润着每一条街巷、每一块砖瓦、每一扇门扉后的呼吸。

荣耀、声名、世家权重、乃至王朝未来的微妙倾斜,都将在这场盛会中剧烈碰撞、重新洗牌。

人人都嗅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气息,沉重而刺激。

城南,长乐坊深处,坐落着一片闹中取静的大宅。

高大的门楣昭示着主人不凡的身份——此地正是帝国望族“葡萄氏”

在湖州城的别院。

门楣之上,悬挂的灯笼刚刚被家仆点亮,昏黄摇曳的光晕勉强驱散门洞附近的暮色,却不能深入庭院。

庭院深处,一座精巧的水榭临着一方小池塘。

塘中几支晚开的芙蕖在渐深的暮色里显出朦胧的淡粉轮廓。

水榭中,几个身影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与片刻宁静。

葡萄氏的长女,寒春,跪坐在凭栏边的竹席上。

她身着素雅的月白襦裙,衣料是上好的吴绸,映着她沉静如水的面容。

她微微倾身,专注地摆弄着面前矮几上的青瓷茶具。

炭炉上的铜铫出轻微的嘶鸣,水汽袅袅升起,模糊了她线条优美的下颌。

她的动作舒缓、精准,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韵律,指尖在素雅的茶具间轻点,将暮色中的躁动悄然抚平。

她是这方庭院的定海神针,她的沉静仿佛自带清凉。

妹妹林香则活泼得多。

她斜倚在铺着细篾凉席的栏杆上,两条小腿悬在池水上空,不安分地轻轻晃荡,足尖几乎要触到水面。

一身鹅黄的衫子,髻上簪了一朵小小的、几乎看不真切的粉色绢花,正是塘中芙蕖的颜色。

她手里拿着半块桂花糕,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腮帮子微微鼓起,目光却好奇地扫过池面,又飘向水榭入口,仿佛在期待什么新奇事物降临。

赵柳就坐在寒春对面,她是寒春的闺中密友,也出身名门。

此刻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指尖缠绕着腰间玉牌上的丝绦穗子,眼神不时投向庭院深处灯火通明的主厅方向。

那里,隐隐传来家族管事们紧锣密鼓的筹备声,如同背景里低沉的鼓点。

“……听说今日抵达的宾客比预想的多了一成,”

赵柳轻声打破宁静,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忧,“各州郡的车马驿馆都塞满了,连带着城中所有的米铺、肉肆都涨了价。

我们家的管事跑断了腿,才勉强凑齐清单上的食材。”

寒春轻轻提起铜铫,一线滚水注入茶壶,氤氲的蒸汽瞬间腾起,模糊了她沉静的眉眼。

“武道大会,历来如此。”

她的声音如同杯中的热茶,温润平和,带着抚慰的力量,“人力有时尽,尽力便无愧。

柳儿,喝茶。”

她将一盏碧色茶汤稳稳推至赵柳面前,澄澈的茶液里倒映着天际残余的微光。

“还是寒春姐稳得住,”

林香回过头,咽下最后一口桂花糕,嘴角沾着一点细碎的糕屑,语气里带着点天真的羡慕,“你好像永远都知道该做什么,一点也不会慌。

不像我,光是听到外面那些车轮马蹄声,就觉得心口怦怦直跳,又慌又痒……”

她夸张地抚了抚胸口。

“那是因为你呀,”

一个爽朗带笑的声音从水榭廊柱后传来,“光想着看热闹。”

说话间,一个身影大步走了进来。

来人身形高大挺拔,穿着精干的靛蓝色武士服,明明是简约的剪裁,衣料却在走动间流淌着一种内敛的润泽光华。

腰间悬着一柄连鞘长刀,样式古朴无华。

引人注目的是他肩后斜背的一

最新小说: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破怨师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九娘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学鸳鸯老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