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宫门,已是黄昏。
灯火通明,却没怎么看见宫人走动。
经过翰林院,没有了白日的喧闹,显得格外冷清。
拐角处的风吹得人发冷,想不到这样热闹的日子,竟一个人都没有见到。
我抻了抻身上的大氅,快步朝小院走去。
沿着石子路向前望去,小院口似乎有人。
“裴大人回来了。”
走近一看,是之前来送膳食的小太监。
我行礼道:“公公何故在此?”
“奴才在此等候裴大人多时了。
陛下说除夕夜要在庆阳宫设宴,各宫娘娘和大人们同去。”
怪不得一路上没有见到人,原来都去庆阳宫了。
“公公且等我一下,我换身衣服就来。”
“大人快些,宴席怕是要开始了。”
我跑进小院,进了屋发现烛火还亮着,桌上放着一张字条。
“换官服。”
看来是元哲留下的。
我将大氅解下,从柜中拿出官服换上,整理一番后跑了出去。
小太监见我出来,打起灯笼往前走。
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却也不敢喊停,只好加快脚步跟上。
到了庆阳宫门口,做了两个深呼吸,又整了整衣服,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座位安静坐下。
我向前望去,元承熙坐在主位,身侧是盛装出席的皇后。
一旁的卫礼见我落了座,上前一步小声说了什么。
元承熙扫了我一眼,开口道:“开宴吧。”
卫礼拍了拍手,身后的一排乐师开始演奏,门口候着的舞姬依次入场,随着声乐舞动起来。
一股风吹了进来,掀开了前面的纱帘,我抬眼望去,元哲坐在左面上席,后面落座的大人除了赵煜,其他的都不认识。
右侧席面是各宫娘娘,均是盛装出席,也不知哪一位是元承熙口中所说的“赵良人”
。
帘子落下前,元哲抬起头向外看,正迎上我的目光,冲我微微一笑。
帘这边的人零星无几,都是翰林院的人。
忽然觉察到身边人异常,我转过头,原来是常彬,正和我旁边的人说着什么。
随后二人换了座,常彬端着酒盏道:“好朋友。”
我笑着举起酒盏,相碰之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见他一饮而尽,我也不好轻抿,只得一口闷了下去。
“你看这宫中舞姬,跳的曲子来来回回就这么几首,一点新鲜感都没有。”
我看了看台上的舞,说道:“并不会啊,我觉得蛮好看的。”
常彬嗤笑了一声道:“说你见识少吧,这要论舞,还是锦香阁的好看。”
我想起凤楚纤之前在柳府跳的舞,确实是惊人。
不由得点了点头:“曾有幸看过花魁之舞,确实与众不同。”
常彬一脸惊诧,问道:“你竟看过凤楚纤的舞!
那可是千金难求的!”
我咧开嘴憨笑道:“沾光,沾光。
有幸见过一次。”
常彬“哦”
了一声,便不再追问,只是看着眼前的酒盏发呆。
我托腮看舞,偶尔风吹进来,掀起帘子一角,能看到上席皇亲国戚之间的觥筹交错,各宫娘娘的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这就是命运吧,我像个局外人,静静观赏一番热闹景象。
回过神来,见常彬亦是如此,神情中透着落寞。
直到席面结束,常彬喝得脸颊泛红,踉跄回了翰林院。
我叹了口气,朝着小院的方向走去。
“裴启桓。”
身后传来元哲的声音,我转过头,小太监正搀扶着他。
见我转过身来,元哲冲小太监摆了摆手,自己一个人走了过来。
见他走路不稳,我上前一步托住他:“殿下。”
“走吧,回去。”
他一开口,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
我皱了皱眉,架着元哲往回走。
各处虽有灯笼照着,一些小路仍然黑漆漆的,好在有月光洒在地面上,勉强能看清前路。
身上的担子好像轻了一些,我转过头,元哲已直起身,丝毫没有醉态。
似乎是察觉到我的目光,元哲说道:“不用怀疑,本王没醉。”
看来又是在做戏,我“哦”
了一声,跟着他的步子往前走。
临近小院,明火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他脚步开始虚浮,身子缓缓靠近我,我顺势拽住他搭在我肩膀的胳膊,左胳膊绕到他的背后,拽住他的衣服。
刚要进院,便听到后面有人在喊:“裴大人。”
我站住脚,拖着元哲转过身,卫礼小跑上来,递给我一个食盒道:“这里是醒酒汤,给哲王殿下喝下,晚上能好睡些。”
“多谢卫公公了。”
我接过食盒,卫礼又看了看身旁的元哲,笑道:“那老奴先回去了,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