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但提笔之后却迟迟没有落笔,想了半晌之后却将白纸放到了一边将毛笔投入了笔洗,起身带着钱出去逛了城中的丝绸铺子,最好的绸缎趁着这会儿便宜,赶紧买了好几身,以前这一匹丝都得二十多两,红袖馋了好些年,如今一次便买了二十匹不同颜色的,价都不问了,有钱就是开心。
而在这边开香槟的时候,魏长盛按照约定遣散了三州衙兵,还亲自到了地方等待夏林的到来,再把这些年为了称霸一方囤积的物资、珠宝和钱银、粮草都拉到了荔浦等待对面接应。
这期间也不是没人劝过他,也不是没人质疑他,但魏长盛非常坚定,就是要投降,不管周围的人说什么都没有。
“将军,听闻那夏林只有三千兵马前来,我们为何不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将军,我放十余万大军,为何就如此认下了,将军……这是您十年心血啊将军。”
“大将军,使不得啊,一方霸业就此凋零,我等心中悲苦啊……”
每天都被这样的声音浸泡着,魏长盛却仍然操持着投降的事情,甚至不少人都开始嘲弄他,说他胸无大志还学人家起兵造势,甚至说他被一个人名便吓破了胆,也不知这封疆大吏是怎样当上的。
对于这些谩骂、劝说和质疑,魏长盛从来未发一言,只是默默的把该办的事情办了,接着便是坐在交接之地的屋里终日不出门见人。
他没解释,因为解释没用。这些人也不知道夏道生的江南道有多恐怖,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保住这些人的身家性命,自己是败了而且是败的不明不白,但他也庆幸的是夏林提前给出了警告,若是自己拎不清,那么很快他就要面对的是江南道的铁骑。
自己有十几万士兵想想突厥人头在长安铸的京观,而知道这件事的途径还是江南道发行的江南日报。自己凭借地形之利想想当年定国公的东海之变吧,被刚成型的新军打成了什么样子。
而现在自己面对的是补给线畅通无阻、南下线路清晰明确、兵强马壮齐装满员且还士气高昂的新军,与此同时自己这边的民生凋敝、士气低落、留言四起、人心惶惶,士兵成建制的当逃兵,百姓商贾纷纷逃离。
然后这些人凑上来说一句“将军为何不拼死一搏”。
毁灭吧,真的。想他魏长盛由一个织布的娘亲抚养长大,十九岁便成了三甲进士,一路机缘巧合平步青云,不到三十岁便是封疆大吏,如今却要被这一群蠢货羞辱……
他知道自己不会被夏林羞辱,因为夏林是出了名的放下武器缴枪不杀,而且也是出了名的儒将,投降对他来说并不可耻,甚至可以保住即将夏收的粮食、百姓的安稳、士兵的生命和自己的名声。
但谁知道自己都做到这一步了,却被自己人给羞辱到这种程度。
魏长盛突然觉得真是这个世道该死……
而因为身边都是蠢货,他突然非常想见见夏林,想正经的跟这个天下第一好好聊聊,聊聊天下、聊聊未来,哪怕聊聊自己的愚蠢。
大概只有聪明人才能理解聪明人吧。
随着夏林的靠近,这边的风声也开始变得不同了起来,一开始城市里开始传起了谣言,说吃人的邪魔夏道生即将来到青溪渡,他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但百姓并不相信,因为夏林带着的人沿途都在为夏日时遭水患的地区清理栈道、修葺房屋,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不少人帮助当地百姓重建家园、分发食物、行医诊病。
消息传播的速度比夏林靠近的速度更快的来到了这三州之地,但仍有人不死心,就说谋逆之地,江南道士兵来了之后必会屠城,这是亘古不变的因果。
但这话仍没什么人信,因为先遣队来了,江南道的先遣队行快马快舟而来,进入城市之后迅速接管朝廷,第一件事就是平抑物价、整顿买空卖空、召回百姓投入生产生活,最后更是肃清当地一些趁乱积攒的恶霸乡匪,再将以前被霸占的田产地产甚至是不合理的卖身契都重新规划,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屠城的样子。
而当夏林离青溪渡口还有四天的距离时,这里的风闻又变了,说夏林好色,家家户户都要献上妙龄少女供其享乐,而这人心肠狠毒,上贡的少女被玩腻之后就会被烹而食之。
不过这条谣言似乎也没什么公信力,因为随着通商的恢复,大量江南道的商贾来到了这里,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全新的信息途径,江南道别说烹而食之了,青楼都没有合法的,有人跟他们打听这夏将军是什么人,只要是江南道过来的人就没有一个不夸的,即便他们可能都没见过那夏道生。
“夏大人那可是不得了,说句杀头的话。他若是想造反,他便是王师,金陵的百姓都能一把火把皇宫给烧咯。”这是江南道过来的一个扛包力工在吃饭时吹牛逼说的话:“我跟你们讲,我们江南道读书不要钱你们知道吧,包吃包住。”
“那你为何不读书”
一句话把这力工小哥说得是满脸臊红,他咳嗽了一声:“大抵不是那块料……”
“他们说你们夏大人会吃人,是真是假。”
“嗨……等你们见了我们夏大人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