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琪平静地说完设立的两点目标,蓝安带着嘲弄的声音传来。
“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报复。”
言语中不乏赞叹之情。
面对夸奖,朱琪没听见似地将话题扭转到今天的正轨上:
“来到‘区域’的第二个年头,我陆续走遍了‘区域’的每个角落。
“
“在我认定通过观察‘区域’的构造,已经无法得到更多信息前,意外发现了这个被我当做‘资料库’的水泥房。”
朱琪喘息的间隙,安洁已有部分推断。
她将朱琪正在讲述的问题推进一步:
“最开始的调查者是区域四年。”
之前看到写有‘张卫区’资料的纸张,落款标注为区域四年。
‘区域四年’的意思很有可能是区域创立的第四年。
也就代‘张卫区’的资料,写于区域创立的第四年;
或者‘调查者’正好在那年调查到‘张卫区’,并撰写到纸上。
其余的纸张粗略看过,发现最早的日期就是‘区域四年’,最晚的日期截止到‘区域’十二年。
凭着相处期间安洁表现出来的聪明劲,朱琪曾预感到,安洁会拆她的台。
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她可才交代了两句意义不大的背景啊!
不带安洁只是随口一问的任何侥幸心理,朱琪点头回应了安洁的问题。
朱琪按照安洁的思维逻辑补充讲述:
“几乎每一年的调查者都不相同,这点可以通过字迹看出来。”
“我是区域十二年的调查者。”
目光定在落款为‘区域十二年’的调查资料上。
安洁注意到,凡是标注为‘区域十二年’的资料,上面的字无一例外丑得惊人。
好在字迹工整,错别字也都用修改符号认真矫正过,并不怎样影响阅读。
或多或少猜出朱琪‘散民’身份的安洁,给予朱琪字写得丑一定地理解。
生活在残土而不是安全区的人类,被广泛称为散民。
绝大多数散民依仗大自然和安全区存活,基本物资很是贫瘠,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教育系统教他们读书写字。
像朱琪这样的散民,会写字就已经很不错了,不会太过计较字的好看程度。
毕竟赶上天灾食物短缺的日子,散民们不得不回归原始自相残杀,夺取食物。
这种时候,文字照映的文明是最无用的东西。
作为常在各个安全区之间游荡,途中见过太多残土生存环境恶劣的安洁,深知这些道理。
没有过于纠结字的美丑,安洁又陷入推算中。
“你有见过‘区域十一年’,啊,也就是去年的调查者吗?”
她先为自己的结论铺路。
朱琪毫不犹豫:
“没有。”
同方才一样,朱琪觉得安洁肯定又先一步猜到什么事情。
顺便扩展了其他线索:
“没有一位调查者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使得调查起来很困难,只得从被调查者入手。”
“调查的结果是,纸上出现的,都是死人的名字。”
朱琪倒吸一口气。
压低的声音,略显凝重的事实,让气氛徒然恐怖起来。
蓝安做出和朱琪同样的动作,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吓人啊!”
蓝安缩到安洁身后。
对于摆在面前的调查结果,安洁稍感意外。
本猜想每位调查者都被‘区域’秘密处决,但因区域的运行规则(允许一丁点无序),允许每位调查者有为期一年的无序行动。
短暂的‘无序’时间中,调查者根本起不了风浪,这样既维持了区域的运作系统,又能维护区域的运行规则。
与此同时不忘其他的可能:
“调查者至今为止始终存活,保持无序状态。
被调查者全部死亡,维护有序。”
说完,不待蓝安的独懵,很快进入了自我否定:
“这种猜测正确的几率不大。”
只有‘调查者’死亡,或脱离‘无序’,今年朱琪才能获得‘调查者’身份。
种种复杂的分析下,安洁发现‘调查者’身份是关于区域问题,很好的突破点。
忽地看向朱琪:
“你会背叛我们吗?”
始终跟着安洁思维走的朱琪,瞬间明白了前者话中隐藏的意思。
目前的猜测中,比较让人信服的,有两种。
一、调查者必死;二、调查者存活,并恢复了有序状态。
第二种猜测包含很多疑问,比如调查者为什么恢复有序状态,是主观放弃,还是屈服了区域威逼利诱。
衍生出来的每种猜测都值得深究。
背后故事的价值无可计量。
想明白的朱琪迅速反问:
“你会背叛‘一陆零度’安全区吗?”
安洁当然不会背叛零度号。
朱琪此话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