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上。
起初,他的脸色依旧平静,甚至还微微点头,仿佛在听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但当听到录音里李娟说出“每次王伟明让我接收转账,都会让我转到亲戚账户”
时,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放在膝盖上的手指猛地攥紧,指节泛白。
郑建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继续说道:“还有你让刘海在张校长案件中传递信息和资金的事,他也已经坦白。
王主任,这些证据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你现在交代,还能争取宽大处理。”
王伟明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脸色以肉眼可见的度变得苍白。
接到郑建国传来的最新供词后,技术科根据最新供词,重新梳理了王伟明的通讯记录,
科长陈峰立刻召集骨干成员,将王伟明的通讯记录重新摆在案头——这份记录之前已筛查过三次,却因为实名号码的伪装,始终没能找到关键关联。
“重点查近三年的匿名号码,尤其是夜间通话、单次时长不过3o秒的记录!”
陈峰将供词复印件拍在桌上,手指重重点在“未实名号码”
几个字上,“刘海和文化公司法人都提到,王伟明联系他们时从不过一分钟,还会刻意避开工作时间,这些都是突破口!”
年轻技术员小吴立刻调出通讯数据库,屏幕上瞬间布满密密麻麻的号码和时间轴。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数据。
“科长,你看这个!”
突然,小吴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他指着一串无归属地的号码,“这个号码从三年前开始,每月固定联系刘海两次,每次通话都在15到25秒之间,时间全在凌晨一点左右!”
陈峰凑上前,目光紧紧锁定那串数字。
他让小吴将号码与文化公司法人的通话记录交叉比对,果不其然,同一个未实名号码,也以同样的频率与文化公司法人联系,且通话时间总是错开刘海的通话日。
“就是它!”
陈峰的眼睛亮了起来,“查信号来源,看看能不能定位到具体区域!”
技术科立刻启动信号追踪程序,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
然而,对方的反侦察手段远预期——信号每次出现都在不同基站之间切换,还夹杂着大量虚假定位。
小吴盯着不断闪烁的信号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科长,对方用了跳频技术,还伪造了多个虚拟基站,很难锁定准确位置!”
“别急,”
陈峰冷静地说道,“调取王伟明的出行记录,把他的活动范围和信号出现的区域比对,总能找到重合点!”
与此同时,另一组侦查员正在王伟明的办公室进行细致搜查。
这间曾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办公室,此刻已被翻得略显凌乱。
书架上的书籍被一本本抽出检查,抽屉里的文件被逐页翻阅,连办公桌的缝隙都用手电筒照了又照。
“队长,你看这个!”
一名年轻侦查员突然喊道。
他蹲在办公桌下方,手指抠着一个不起眼的暗格——那暗格藏在抽屉滑轨内侧,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
侦查员小心翼翼地打开暗格,里面静静躺着一部黑色直板手机,机身没有任何品牌标识,屏幕蒙着一层薄灰,显然是长期隐藏的结果。
带队的张队长立刻戴上手套,将手机装进证物袋。
“马上送技术科,恢复里面的删除数据!”
当这部手机送到技术科时,小吴刚通过出行记录与信号的比对,确认王伟明每次与未实名号码通话时,都在自己家或市委家属院附近。
“科长,手机来了!”
小吴接过证物袋,立刻连接到专业设备上。
数据恢复程序启动,屏幕上开始出现一片片碎片化的信息。
起初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短信,但随着恢复进度的推进,一条条涉及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的信息逐渐显现。
“找到了!”
小吴激动地拍手,“这里有王伟明给文化公司法人的短信:‘下周教育系统维修项目开标,按之前说的,让李娟走账’!
还有一条是给刘海的:‘张校长那边的资金,分三次转,别留下痕迹’!”
陈峰凑到屏幕前,逐条查看恢复的信息。
这些信息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一条都简洁明了,却精准地记录着权钱交易的细节——哪个项目需要“照顾”
,资金该通过哪个账户流转,甚至连如何应对审计的“话术”
都有明确指示。
经侦部门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而压抑,一沓沓文件和数据报表铺满了桌面,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资金流向图表。
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低声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交响曲。
负责此次资金流向追查的经侦小组组长林宇,紧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一条条错综复杂的资金线条,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