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的菠菜,小心翼翼地护着,像是在守护着一家人的希望。
而有的人则拉着装满农产品的编织袋,袋子被撑得鼓鼓囊囊,里面装满了土豆、白菜、豆角等各种蔬菜,袋子的边角因为重物的挤压而有些变形,还渗出了些许泥土。
这些质朴的村民们,心思全然放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上,他们的世界简单而真实,只关心着地里的收成、菜价的高低和家人的安康。
因此,没人留意到那个穿着快递员制服、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郑建国。
郑建国穿着那身略显破旧的快递员制服,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大半个脸庞。
他装作漫不经心地滑动着手机屏幕,手指在屏幕上机械地点击,像是在浏览着普通的信息。
可实际上,他的神经高度紧绷,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他的眼睛看似专注于手机,余光却时不时扫向窗外的景色,每一次扫视都带着警惕和谨慎。
公交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身摇晃得厉害,每一次震动都像是一记重锤,让他的心跟着揪紧一下。
窗外,连绵的山峦像是一幅巨大的水墨画,起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茂密的树林像是绿色的海洋,随风摇曳。
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却无法让他放松心情。
他的脑海中全是即将到达的那个神秘村子,那里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可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三个小时的颠簸,每一秒对于郑建国来说都像是煎熬。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次车身的晃动都让他更加急切地盼望快点到达目的地。
终于,快到村口了。
他提前两站下了车,双脚刚一落地,清新却带着泥土腥味的空气扑面而来,那味道瞬间钻进他的鼻腔,让他清醒了几分。
他环顾四周,周围是一片广袤的田野,不远处便是那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
他迅躲进玉米地里,像是一只敏捷的猎豹藏进了丛林。
玉米长得格外茂盛,一人多高的秸秆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将他与外界隔离开来。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秸秆,每一根秸秆在他手中都像是会出警报的琴弦,他生怕弄出一丝声响。
在玉米地中艰难地前行,每走一步都要寻找最柔软的落脚处,尽量不出声响。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滚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浸湿了衣领。
可他顾不上擦拭,满脑子都是村口的情况。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透过茂密的秸秆缝隙,他看到了村口的景象。
村口处,一座岗亭矗立在路中央,像是一位威严的卫士,守护着村子的入口。
岗亭的外观刷着醒目的白漆,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上面用红漆写着“出入登记”
四个大字,每个字都像是在警告着外来者这里的严格管控。
几个身着统一制服的保安在岗亭周围来回巡逻,他们步伐整齐,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
他们神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和威严,腰间别着警棍,那警棍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们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车辆和行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时,一辆农用三轮车缓缓驶向村口,破旧的车身在土路上出“突突”
的声响。
保安立刻上前拦住,动作干净利落,伸手示意司机停车登记。
郑建国深知村口戒备森严,难以突破,便决定绕到村子后山,去探寻那神秘的“生态保护区”
。
他在玉米地中小心穿行,尽量不出声响,像是一只潜行的夜猫。
好不容易出了玉米地,他猫着腰,沿着山间小道,谨慎地向后山摸去。
一路上,山林间静谧而幽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也难以驱散他心中的紧张。
脚下的枯枝败叶在他的踩踏下出细微的声响,每一声都让他心头一颤,生怕惊动了附近的人。
当他终于抵达后山,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所谓的“生态保护区”
围墙足有三米高,像是一道隔绝内外的巨大屏障。
围墙由坚固的砖石砌成,表面冰冷而灰暗,在午后的阳光下散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
更让他警觉的是,围墙上面还架着电网,细密的电线纵横交错,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给予靠近者致命一击。
郑建国躲在一丛茂密的树丛里,从背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长焦镜头相机。
他调整好角度,眼睛紧紧贴在取景器上,手指轻轻按下快门,“咔嚓、咔嚓”
几声,几张清晰的照片被记录下来。
透过镜头,他仔细观察着围墙内的情况,然而,除了几栋看起来颇为神秘的建筑和一些来回走动的人影,并未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但他清楚,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背后,或许隐藏着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