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香菱笑着颔首,却是没接茬。心道自家大爷的确用功,可也不曾耽误了其夜里松快。什么‘褥中推枕’‘枕上联玉’的,样儿可多着呢!
众人说过陈斯远,忙又端详诗稿。黛玉趁着无人瞩目,悄然将香菱叫到身边儿,塞了个香囊过去,低声道:“新配的香方子,有提神醒脑之用,你回头儿给你家大爷。”
香菱揶揄着瞥了黛玉一眼,这才缓缓收拢袖笼之中。
恰此时二姑娘忙完,打辅仁谕德厅款步行来。入内便道:“怎么只你们几个大嫂子呢”
湘云笑着道:“等咱们商议好了,再去寻稻香老农。”
黛玉便道:“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和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湘云点头不迭,希冀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恰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社。”
众人都叫好,又请二姑娘迎春瞧过了桃诗,自是称赞不已。待香菱瞧过,一眼便认出乃是黛玉的手笔,心下赞叹黛玉诗才天成,嘴上打趣自个儿只能写些打油诗。
嬉闹一番,众人便一道儿往稻香村而来。待至内中,自有素云、碧月摆茶招待,李纨看了桃行,自是赞赏不已。
众人又议定起社,黛玉就笑道:“合该我来坐东道,你们可不能跟我抢。”
众人都道不抢,又商定时日。原本要定在三月初二,黛玉想起隔一日便是探春生辰,于是便改做了三月初五。
计较停当,诸芳各自散去,香菱一路兴高采烈回转清堂茅舍。这会子陈斯远已醒,正吃着茶水与晴雯逗闷子,见香菱回转,便笑问其去了哪里耍顽。
香菱笑着回道:“林姑娘要起社了,就定在三月初五。”当下将方才种种,与黛玉的桃诗都一一复述出来。
待说罢,又惆怅起来,蹙眉道:“与林姑娘一比,我平日练笔之作顶多算是打油诗。偏生初五又要作桃诗,我若是作不出来岂不惹人笑话”
晴雯闻言笑道:“这有何难你只管夜里殷勤着,讨好了大爷,回头儿给你写两篇就是了。”
香菱恼了,逮着晴雯好生呵痒。陈斯远乐呵呵看着,心下略有所感,忽而想起一篇词来。上半阙倒也应景,下半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因是起身踱步进得书房里,提笔落墨写了半阙,待两婢嬉闹过,这才塞给了香菱,道:“你拿着应景,若有所感,干脆填了下半阙。”
香菱笑着应下,想起黛玉所赠香囊,赶忙从袖笼里掏出来奉上。
陈斯远拿了香囊难免神思恍惚,想起了月前情形。半晌回过神儿,兀自闷坐书房里习练文章。
倏忽到得三月初三,这日乃是探春的生儿。陈斯远不得空闲,早前便打发晴雯拿了南珠给探春打了一对儿珠。
一早儿便有小太监奉元春之命送了贺礼来,阖家皆有寿仪,自不必说。探春换了礼服往各处行过礼,众姊妹方才聚在一处,便有大丫鬟琥珀来请,道:“舅太太来了,请姑娘们出去请安。”
众人忙去荣庆堂请安,陪着老太太、太太、王子腾夫人好一番契阔,临了舅太太方才瞧着凤姐儿说道:“说来也巧,云屏才定下亲事,迎亲日子就定在五月初十。原还指望着凤丫头过去帮衬帮衬,奈何她如今有孕在身,说不得要另请援手了。”
凤姐儿笑着推脱几句,说辞不咸不淡的,心下直翻白眼——错非王子腾帮衬,王夫人又怎会将凤姐儿的三个陪房拉拢了这会子还想白使唤人,真真儿是痴人说梦。
不等王舅母告辞,前头又有丫鬟喜滋滋匆匆而来,说是老爷打发人送了信儿来。
贾母高兴不已,一边厢接了信笺,一边厢又传送信的小厮入内。
大丫鬟琥珀忙送上老镜,贾母展信扫量几眼,顿时喜形于色,道:“老爷说了,六月中便能回!”
众姑娘闻言,俱都喜之不尽。其后贾政身边儿的小厮入内,贾母捡着寻常话儿问了半晌,那小厮一一作答,听闻贾政一切顺遂,贾母等这才放下心来。
凤姐儿有意上眼药,便笑着与贾母道:“看来傅姨娘将老爷照料得极好,老太太这回能放下心了。”
贾母笑着含混应下,扭头一瞥,果然便见王夫人面色不虞。
凤姐儿顿时心下得意,巴不得贾政早点儿领着傅秋芳回来,到时候,一个年老色衰、一个青春靓丽,一个衔玉而生、一个文曲星降世,啧啧,定有的是乐子瞧了!
不一刻,王舅母起身告辞。王夫人、迎春、探春去送,凤姐儿身子不便,干脆与黛玉、宝琴、湘云等一并回转。
兜转到荣庆堂后过了穿堂,眼看粉油大影壁在前,凤姐儿忽道:“我怎么听说林丫头这两日便要起社”
黛玉闻弦知雅意,笑着左右一瞥,道:“你们瞧瞧,我还怕惊扰了凤姐姐呢,谁知人家倒要不请自来。”
凤姐儿心绪极佳,笑道:“我也不好整日憋闷在房里,前日王太医还说,须得多走动走动。怎么说我也是总裁,这等乐事可少不了我!”
黛玉等笑着应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