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扎根后,与金陵的十二房越发疏远。
宁国府虽是长房一脉,却也只是每隔几年来金陵主持一次祭祖活动。
不论是贾敬还是贾珍,他们的族长身份,主要关系的还是神京八房的利益。
毕竟,金陵十二房是宁荣二公堂族亲戚,神京八房才是宁荣二公的后人。
蓉哥儿问:“族里可有说什么?”
贾蔷撇撇嘴,无奈道:“往日宁荣两府辉煌时倒能给族里支撑,便是如今每年也捐不少银子来。
金陵族里亲戚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穷困。
如今他们听了宁国府在金陵半窑,自然想寻着好处,顺便安插几个人进来。”
蓉哥儿无所谓地笑笑。
“只要他们不嫌脏不嫌累,又不嫌银子少,安插几个人进来也不算什么。
至于族里讨要的好处,我这也早有计算。”
贾蓉将在金陵贾家义学设立奖学金和修路的事情说了。
又道:“若是十二房的老爷想要再多银子,那可没有。
咱们宁国府的钱都投水泥窑上了,自己还穷着。”
“蓉哥儿心里又计算便好,就怕去了族里,那些族老们为难。”
“为难?他们敢为难,休怪我翻脸。”
蓉哥儿冷笑一声,“两府每年捐这么多银子田地到族里,也不见十二房中出个读书当官的。
十二房里富裕的也不照顾族里兄弟,难不成要我们神京两府什么都分给他们?神京八房里,也有不少的赤贫的亲戚了。”
“老爷的灵柩以后也是要迁移祖地的,总不能和十二房的亲戚闹僵去。”
贾蔷讪讪说道。
贾蓉也知道落叶归根的道理,别说贾珍的灵柩,便是以后贾母百年也是要寄灵回金陵的。
“贾家的祖坟可不是他们说了算,我们宁荣两府又没少捐钱。
向来是他们仰仗两府鼻息,可没族里反过来要挟的道理。”
蓉大爷可不管那么多,族里要不知道好歹,连修路和义学奖学金也别想有了。
贾蓉在窑上也没待多久,又并同贾蔷回金陵城去了。
这一来一回,走了大半天功夫,到王家时天色已暗。
他本还想着去薛家一趟,这时间却也不宜过去。
加之薛家还有一户居丧在家,薛宝钗又是女子。
贾蓉夜里过去,倒是在坏薛家的名声。
这日,倒是让平儿容光更靓。
第二,日。
蔷哥儿领着贾蓉的朝贾家族里赶去。
小丫鬟雀儿不放心,怎么也要跟着,蓉大爷也只好将其留在身边。
族里早得他们消息,今儿又是一阵大热闹。
留守在金陵的贾家十二房里长房老爷亲自相迎,各房老爷哥儿也来寻热闹。
年长的自持辈分,面对蓉哥儿时也不卑不亢,年幼的却远远观望不敢近身搭话。
蓉哥儿心里预料的事情没有发生,同族各房亲戚倒也热情,未曾主动开口提过捐钱的事情。
这一夜,贾蓉喝了半醉,留宿在这里。
待到夜深人静时,睡梦中的蓉哥儿却觉身边躺了一个人,惊得从梦中起来还出了一身的汗。
“你怎么爬上来的?”
蓉大爷目光不善地盯着眼前的小丫鬟。
小雀儿弯着眉毛,作一副努力回想的样子。
半晌才道:“昨儿大爷喝多了,那位老爷安排了大爷住这里,还唤来不少丫鬟照顾。
雀儿不放心,所以将所有丫鬟打发出去了。
没想到大爷……”
贾蓉皱眉。
难不成自己真做了什么禽兽般的事情吧?疑惑看了小雀儿身上衣裳完整,也不像是有发生什么的样子。
问:“没想到什么?”
小雀儿嘟嘴道:“没想到大爷比以往重了不少,好不容易将大爷扶在床上。
雀儿留在旁边照顾,后来雀儿太困了,就……”
“你就倒头爬上了床?”
蓉大爷咬牙启齿道。
小雀儿满脸娇羞的点点头,小声道:“都是雀儿的错,大爷要打要罚,雀儿都毫无怨言。”
贾蓉看了眼这小丫鬟,没好气哼道:“睡外边去。”
“哦!”
“先送壶水来。”
“好的,大爷。”
小雀儿欣喜应答一声,偷偷抿了抿嘴唇,欢快取茶水过来。
喝过水,那丫鬟也没再有怪异行为,终于让蓉哥儿能够独自睡上自在的一晚。
翌日,清晨时。
金陵贾家的族老终于还是差人找了过来。
“上窑厂里谋一份差事?”
“是的。
我们金陵十二房靠着祖产族田虽然也能维持着生活,赤贫之家也不至于遭饥。
可族人众多,只守着这田亩,在欠收之日总会有照顾不全的地方。
因此想着让群里年轻子弟在外讨个生活也好。”
贾蓉将信将疑,问道:“江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