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从未变更过接头方式的外围情报员。
“重启这三条信道。”她下达指令,“使用旧版加密协议,发送空白数据包作为唤醒信号。如果有人回应,立刻转入临时安全屋。”
“你不担心这是陷阱?”苏悦问。
“我担心。”林晚看着屏幕上缓慢跳动的回应计时器,“但我更担心什么都不做。他们已经看过我们怎么赢,接下来一定会试着扮演我们。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学会之前,找到他们在哪。”
老陈的声音在此时切入:“主系统安全扫描完成。没有发现潜伏程序,但我在东区备份线路的日志里抓到一个细节——每次异常信号接入前,电压都会先下降0.3%。太小,不足以触发警报,但足够激活某种低功耗接收装置。”
“物理载体。”林晚立刻反应过来,“他们不是纯靠远程渗透。有人在城内布置了接收终端。”
“而且不止一个。”老陈补充,“这种波动覆盖了五个区,间隔时间刚好够信号接力传输。”
林晚站起身,走到调度图前,亲手将五个区域标红。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条连线,连接起所有曾出现同步行为的技术人员所在位置。
“这些点之间有共性。”她说,“都是昨晚防御系统升级时,允许外部工程队进入的站点。”
“你是说……有人借维护名义装了东西?”苏悦皱眉。
“不是‘有人’。”林晚声音沉下来,“是一直有人在。我们以为打赢的是场战役,其实只是被人看了一整场演习。”
她按下全域通讯键:“所有部门注意,资源清查范围扩大至所有近期接受过外部维修的设施节点。工程组即刻出发,逐个排查供电箱、信号转接柜、通风管道内的隐蔽装置。发现任何未登记设备,立即封存并上报。”
命令下达后,主控室内陷入短暂安静。各系统进度条开始缓缓推进,绿色标识逐渐蔓延。苏悦低头整理舆情模型,老陈带队进入维护层,林晚站在中央调度台前,目光扫过每一处变动的节点。
忽然,南区二号监控站传来一条自动警报:某个废弃地下通道的红外感应器捕捉到轻微热源移动,持续时间十七秒,随后消失。
她放大数据,发现那片区域本不该有任何生命迹象。更奇怪的是,感应器记录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起伏——像是呼吸。
林晚走到监控墙前,调出该通道的历史出入记录。最后一次登记是在三天前,一支工程队进去更换电缆,出来时签了双人确认单。
她盯着那两个签名的名字,缓缓开启“心灵洞察之镜”,回忆起刚才见过的那名数据员脑中的画面——b-7柜里的传感芯片,编号尾数是“217”。
而工程队登记表上,携带设备栏写着同一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