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稳收场,但她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个能生产出机密级材料的小厂,绝不可能只是靠模仿边角料存活。背后是否有技术泄露?还是另有来源?
她正准备调取该厂过去六个月的电力使用曲线,耳机里突然响起认证机构负责人的声音:“林主管,有个情况需要你确认。”
“你说。”
“我们在抽检时发现,这批基板的切割编号序列存在断层。中间少了整整三十七片,出厂记录显示为‘内部报废处理’,但没有对应的销毁凭证。”
林晚眼神一沉。报废处理却不留痕迹,要么是管理混乱,要么……是有人提前转移了成品。
她立刻下令:“查那三十七片基板的去向,尤其是最近三个月内是否有匿名采购记录。”
“已经让财务组介入了。”苏悦接过话,“另外,经开区那家民营实验室的回访结果也出来了——他们确实收过一批货,但只用了五片,其余退回,理由是‘性能不稳定’。”
林晚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几秒。性能不稳定?可眼前这批样品检测结果完全达标。唯一的解释是,对方送出去的根本不是同一批货。
她意识到,宏源材料可能也在防备某些人。那些被退回的基板,或许是故意掺杂劣质品做的掩护。
此时,谈判人员发来最终确认消息:协议签署完毕,定金已转入对方账户,首批十片将于明日清晨发出,全程由认证机构押运。
林晚靠在椅背上,终于松了一口气。材料危机暂时解除,科研线得以重启。但她心里清楚,这一步走得惊险,也暴露了更多疑点。
她打开私人备忘录,输入新的记录:“宏源材料具备非常规生产能力,疑似掌握部分核心数据流。现有合作基于互惠关系建立,但信任基础脆弱,后续交付需全程监控。”
刚敲完最后一个字,主控台弹出一条紧急提示:西南片区信号盲区出现短暂脉冲波动,持续时间不足两秒,频率特征与“影线组”佩戴的应急信标相符。
她猛地坐直身体,目光锁定地图上那个闪烁的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