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听说你很会写诗,我想请你写一首诗夸我。”
杨婵看着徐乐道。
“刘兄写的这首诗不是挺好的吗?”
徐乐指着刘彦昌写的那首诗道。
“他写的诗我不喜欢,我要你给我写诗。”
杨婵道。
“好!”
“那我就给你写一首诗。”
徐乐道。
“那真是太好了。”
杨婵笑道。
她知道徐乐被称为“诗剑仙”
,写出的诗基本都是千古名句,他写的诗肯定能让自己满意。
“我开始写了,你别打扰我。”
徐乐对杨婵道,随即他取出笔墨,龙飞凤舞地在大殿的白壁上写下了《怨情》这首诗。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当然,现在它变成了徐乐的原创作品了。
这首诗从题目看,是写一位闺中女子的愁怨之情。
然而前三句只从人物动作和面部变化着笔,无一字道及怨;末句虽有“心恨”
字样,却又不明白说出恨的对象。
所以,初读但觉其隐,尚难确晓其意。
仔细品味,精妙渐出。
首句一个“卷”
字,暗藏一个“望”
字。
美人卷起珠帘,当然是为了向外望,所望者,自然是她的心上人。
很可能她与他已经约好,所以到约定的时间便卷起珠帘。
这样,一个“卷”
字又包含有急切盼望的心情。
可是,望而不见,对方竟没有来。
因而,“深坐”
,足见失望之甚;“颦蛾眉”
,则失望之外又转生无限愁闷。
“但见泪痕湿”
,紧承“颦蛾眉”
而来,借其面部变化,传神地展现了人物内心微妙复杂的情感活动。
诗意至此,已趋明朗。
却以“不知心恨谁”
作结,仍然给读者留下回味余地。
究竟恨谁,她自己很清楚,这怎能说出口!她不说,别人又怎能知道
当然,那位失约者该是知道的,可他明知她会恨,却竟然未来,这就难怪她由“深坐”
而“颦眉”
,由“颦眉”
而落泪了。
寥寥二十字,写“怨情”
何等曲折!何等深婉!
“他写的好快?”
杨婵喃喃的道。
“他会如何夸我呢?”
杨婵内心好奇道。
“他是不是会写出一首可以媲美《赠妃萱》的诗?”
杨婵希望徐乐能写出一首媲美《赠妃萱》的诗来夸自己。
“写好了。”
徐乐道。
杨婵满怀期待的看向了徐乐在白壁上写的诗,然后她整个脸都黑了。
“你这写的什么?”
“我不是让你夸我么?”
杨婵快要被徐乐气炸了。
这首诗根本不是夸人的,并且诗中的女子非常的悲催,她的心上人没有履行和他的约定,失约了。
“我夸你了呀!”
“诗开头第一句中的‘美人’夸的就是你。”
徐乐故作疑惑的看着杨婵。
“额……”
杨婵不知如何反驳。
好像对方说的有些道理。
她向徐乐看过去,却见对方嘴角微微勾起,她意识到自己又被对方给耍了。
“你这分明是强词夺理。”
杨婵气呼呼的看着徐乐。
突然,天空中金光闪烁。
徐乐站在圣女殿的中心,立刻感到一股温暖的气流从天而降,直入眉心深处。
所有的温暖气流在眉心处凝聚,随后炸开,涌入徐乐身体每一处。
“是才气贯体!”
杨婵面色复杂的看着徐乐。
在大雍世界,只有当你的言行、德行、文章获得人道承认,才能引起天地间的浩然正气的共鸣,从而获得才气贯体。
也正因此,历朝历代的书生才追求,立功,立德,立言,并且将这三种追求称之为三不朽。
杨婵猜测,徐乐之所以获得才气贯体,是因为他写的这首《怨情》得到人道承认。
杨婵喃喃自语:“才气达府,几近鸣州,只要稍加传扬,必是鸣州之诗!”
徐乐吸收完才气之后,看着杨婵道:“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
杨婵嗫嚅了嘴唇,想要说什么,却发现自己说不出口了。
就在杨婵陷入沉默的时候,读者们被《完美世界》的最新章节给吸引了。
“安澜,纳命来!”
石昊喝道。
“我不信,看你能张扬到几时,这滴血该燃尽了,属于他生前的极尽辉煌早该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