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姑娘你不对劲啊 > 第三十四章 山中遇狼问策于虎

第三十四章 山中遇狼问策于虎(1 / 2)

在一片愁云惨淡的氛围里,大家终于陆续抵达了二品。

放在世家这边,是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人类异能者的极限绝对不是三品。

然而姑娘们却没有多少开心的意思,因为升到二品并没有什么感觉。

除了异能施展变得更纯熟、更强大了以外,没有对应的支撑算法,也没有网络小说里所谓“充斥全身的磅礴力量感”

总之就是没什么感觉。

士族那边,在得知自家女儿已经二品后,岳父们也开始互相勾连起来,似乎在商量什么隐秘的计划。

建康城内,一股声讨庾元规的浪潮,也在清议之中缓慢地酝酿起来。

不过数日,荆州那边就传来了庾元规的死讯。

按照庙堂规矩,像庾元规这种级别的重臣,而且又是因为北伐负伤而死,通常需要加封一个虚衔,然后由清议去评定一个谥号。

是非功过,便都在这个谥号里了。

台城这边给出的意见,是加封“太尉”

,谥号“文康”

慈惠爱民曰文,安乐抚民曰康,“文康”

这个谥号毫无疑问,是一个赐予执政官员的美谥。

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了深宫之中的庾太后以足够的面子。

然而这样的谥号,在从台城放风传播到清议里头时,却像是火星落入了炸药桶般,迅速就掀起了爆炸般的不满声浪。

“庾元规对内不能引领士族,滥杀宗室,致使对外不能安抚流民,逼反江北,有什么资格领‘文康’的谥号?”

这样的议论声,仿佛在一夜间传遍了整个建康城,使得几乎全体士族、官僚,乃至大街小巷的新闻媒体,都开始隐隐地鼓噪起来。

次日清晨,便有人详细列了庾元规四大罪状,洋洋洒洒数百字,在互联网上飞快传播开来。

其罪一:王见忌于元帝,遂蓄异图,苏见忌于中书,乃生变志。

说苏子高之所以叛乱,是因为庾中书不容他苟活。

其罪二:遣使剖明,自愿外迁,征命已下,乞补荒郡,一再不许,激之为乱。

说苏子高多次上书愿意外迁,甚至要替朝廷镇守北方边境。

庾元规仍然不许,最终将其逼反。

其罪三:求入卫而俱却之,谋截击而复不从,事前无弭变之方,临事无御贼之策。

说苏子高叛乱后,温太真郗道徽等方镇要来支援,被庾元规拒绝;孔君平陶恭渊等将臣要主动出击,又被庾元规否决。

事前思虑不周,事发后又手忙脚乱。

(言外之意便是,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其罪四:身为元舅,败不能死,窜匿荆州,谋人家国。

这句指责说得最狠,批判庾元规身为国舅爷,在建康失陷后却没有殉国谢罪,反而带着皇帝逃到荆州去,夺了荆州龙骧军的大权。

如果说前面三条罪状,都是在否定庾元规的能力,那么第四条罪状则是赤裸裸的诛心,暗指庾元规挟天子自保,有不臣之心!

四大罪状,写得工整,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里面的事例也无一捏造,全是众所周知,可见这背后主笔之人的功力。

绝不是什么普通的媒体记者能写出来的。

最后总结说他“人臣之罪,孰大于此”

,便是将庾元规的罪状盖棺定论,要他永世不得翻身。

四大罪全篇,被锦衣卫以秘奏形式传到宫里,惊得庾太后连忙抢过秘奏,阅读起来。

读到第一罪,庾太后冷笑了声,眼里怒意渐生。

读到第二罪,庾太后以掌击桌,脸色冷峻冰寒。

读到第三罪,庾太后沉默不语,半晌幽幽叹息。

读到第四罪,庾太后便悚然起身,拿着秘奏的手也颤抖起来。

等读到最后“以外戚辅政,首发祸机,国破君危,窜身苟免,人臣之罪,孰大于此!”

之时,惊得庾太后失手将秘奏摔落在地,叫道:

“抓起来!”

“将写这些东西的乱臣贼子,通通都给本宫抓起来!”

锦衣卫指挥使庾叔预,乃是庾元规的次弟。

庾元规死前曾将他叫到床边,陈以利害,因此他自然晓得以程晋阳如今的大势,早就已经不是庾氏集团可以阻挡的了。

他快步走到太后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启禀太后陛下,若要将这些乱臣贼子抓起来,臣请先封锁建康内外,而后请陛下出谕旨一封,诏神武、骁骑两军入卫勤王。”

“若勤王事定,臣便率锦衣卫大索全城,将五姓家在内的诸多士族,尽数下狱……”

他的声音阴森森的,听得庾太后打了个激灵,惊道:

“阿弟,此事怎么就扯上五姓家了?”

“太后陛下。”

庾叔预冷漠说道,“若不是五姓家出手,谁敢明面上攻讦兄长,暗地里诽谤宫中?”

庾太后惶然瘫坐在椅子上。

是的,这篇五

最新小说: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快穿之保护我方黑化男主 娇娇嫡女一回京,全府气吐三升血 龙御四海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武侠之系统带我走上巅峰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新婚夜,王爷非要和我约法三章 重回八三:从改姓开始 五个皇兄团宠我,太子爹他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