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文豪1978 > 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经典

第644章 又多了一部经典(2 / 4)

坏处。

杜峰叫屈道:「我不就嘴上说说嘛。

你看我这些年,除了买点房子丶买点车,做什麽过分的事了?」

因为出身的关系,杜峰注定不可能像那些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老板那样到处招摇过市,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我也是嘴上说说你而已。

」陶玉书挖苦了他一句。

杜峰讨了个没趣,但兴趣还是没从私人飞机这件事上挪开,又忍不住追问陶玉书更多的细节。

当他听说每年光是养飞机就要花快4000万人民币的时候,状态终于不像刚才那麽兴奋了。

私人飞机很贵,不仅贵在售价,也贵在养上。

机组人员薪水丶停泊费丶服务费丶飞机养护维修费用——·

湾流gv是大型公务机,养护成本极其高昂。

这也是为什麽,大型公务机只能是顶级富豪专属的玩具。

像杜峰这样身家几十亿的富豪,买是买得起,却不见得能养得起。

毕竟资产不等于流动资金,一年4000万人民币的消耗,堪称吞金巨兽。

「好家夥!

这要是用个七八年,都能再买架飞机了。

」杜峰惊叹着说道。

「是啊,要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让旅程舒服点,我也不想花这个钱。

」陶玉书说。

她这几年出国的频率居高不下,每年光是在天上的时间都有大半个月。

乘坐飞机商务舱或者包机可能让旅途变得舒服点,但并不能节省时间丶减少麻烦,有了私人飞机,至少每年能节省她天的旅途时间。

4000万换5天,这笔帐对于陶玉书来说还是赚的。

一路闲聊着,车队停到小六部口胡同口,搬家的事有杜峰带来的人帮忙,保镖们负责看护,并不麻烦。

折腾了一天,翌日林朝阳请客吃饭,全家人难得汇聚一堂。

陶玉成玩笑着说道:「说来有意思,以前香江没回归,你们夫妻俩往外奔。

现在香江要回归了,你们夫妻俩却又回来了。

听着他的话,家里人也不禁莞尔。

夫妻俩带着孩子回归燕京,对于两家老人来说自然是最高兴的。

「朝阳和孩子以后常住燕京,我还得几个地方来回跑呢。

」陶玉书说。

陶玉书「空中飞人」的属性家里人都知道,今天香港丶明天美国丶后天日本,比领导人还忙。

别说是她了,现在就连陶玉墨也有这个趋势。

恰好聊到坐飞机出差,杜峰替陶玉书吹嘘起了她刚买的「私人飞机」,让家里人咋舌不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钱得花。

林二春如今是燕京城最大的房虫儿,每年经手的流水少说也有两三千万,手下养了200多号人,说起这话来,满是大老板的阔气。

杜峰像个狗腿子一样伸出大拇指,「林叔高!

还是您有见识!

一顿饭在说说笑笑间吃完,陶玉书难得在燕京多待了几天。

6月12日,周四,今天是《父亲》话剧首演的日子。

黑色的奔驰车停在首都剧场门口,林朝阳一家四口下车,远远望见售票亭门口围了几十号人。

「这会儿才想起来买票,哪还能买到。

」陶玉书瞟了一眼那一堆人,说了一句。

林朝阳轻笑道:「那些都是没抢到票的,估计是想趁着今天公演来碰碰运气吧。

现如今话剧行情萎靡不振,但人艺到底是话剧界的扛把子,热门剧目的票不仅不愁卖,甚至还有黄牛票。

1992年于是之告别舞台的最后一场《茶馆》,门票被炒到了600元一张。

早在一周之前,燕京各大报纸的版面上就出现了《父亲》的演出信息。

《父亲》原着小说感人至深,迄今为止在国内销售已经突破400万册,影响力巨大。

同名话剧由林朝阳亲自操刀改编,人艺顶级阵容演绎,报纸上的消息一出,

众多话剧迷闻风而动。

有剧迷甚至在放票的前一天晚上就在首都剧场售票亭门口排队了,因为是首场公演,当天放出的门票并不多,10分钟便宣告售罄。

这还是因为手动售票的缘故,要是像后世那样可以手机订票,估计门票应该秒没。

「看来还是不够热爱。

要是拿出当年我们彻夜排队买书的劲头,怎麽会买不到票?」陶玉书语带调侃的说道。

晏晏闻言不由得好奇的问陶玉书,「妈妈,为什麽要排队买书啊?」

「因为那时候书少啊——

陶玉书给女儿讲着当年的故事,一家人缓步走进了首都剧场,这时里面观众已经坐了大半。

他们一家人的座位在前排,如果从观剧角度来说,肯定不是最好的,但这是公演,座次反而不重要。

最新小说: 末世首长,开局一个精锐步兵班! 帅小白封神路 陈启林苏荷 大佬绝嗣!我一夜怀上他两个崽 陆源赵蒹葭 九零娇俏小甜妻,嫁个硬汉生崽崽 我有万千技能 许艺宋晏明 诱吻春夜 刚大学毕业,我让女神老师休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