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你给我好好说说,她这是什麽路数?」
「你问她让说吗?」林朝阳冲陶玉墨的方向使了个眼色。
「她还能管得了你?」
陶玉墨哼了一声,似乎懒得搭理二人,转头去了游戏室,跟冬冬一起搓手柄「姐夫,她走了。
」
「其实也没什麽。
玉郎机构这几年在玉书手上经营的风生水起,虽然没有什麽革命性的突破,但在漫画丶动画丶游戏领域也都算是伸展开了手脚,市值一度冲到了近60亿港元。
在广大股民和机构的眼中,她可以算是非常优秀的领头人了。
」
杜峰听着这话不由得点头,他是一点点看着陶玉书将旗下产业慢慢经营起来的,也对陶玉书的能力钦佩不已。
「我姐确实不是一般人!
」
「你姐这会儿又没在,你就别拍马屁了。
」
玩笑了一句,林朝阳又接着说道:「正所谓珠玉在前,有你姐的成功在前,
玉墨她接过公司的担子,压力自然是巨大的。
」
「确实。
」
「其实要单单是你姐的优秀做对比也没什麽,关键是玉墨她对公司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
说到这里,杜峰忍不住发出嘲笑,「改名嘛,我还第一次见一个总裁为了个名字较劲,闹出这麽大动静的。
」
「你以为这光是个名字的问题?」
杜峰一脸茫然,什麽意思?
「我问你,你听到『玉郎机构」,脑袋里的第一个冒出来的概念是什麽?」
「漫画。
」
「没错。
漫画,而且是香江风味的漫画。
你知道香江漫画市场的盘子有多大吗?」
杜峰晃了晃脑袋。
「根据出版总会统计,去年本港漫画书码洋销售为59亿港元,算上各类漫画刊物,这个数字在7亿元上下,这还包括了湾岛丶日本丶欧美漫画入港的销售,要占近30份额。
玉郎机构在香江市场一家独大,占据8成份额,也就是56亿港元左右。
这几年对外输出做的不错,海外的漫画销售也扩大到了3亿以上,这就是86
亿港元。
以去年玉郎机构的表现来看,漫画作品的衍生产值已经达到了35亿,首次超越海外漫画销售带来的营收,并且还在以每年70的可怕速度在增长。
这其中主要是周边产品的贡献,而在周边的营收又以各类手办丶卡片丶玩偶等商品的贡献最大。
玉郎acg创办至今4年时间,从无到有,营收已经超越了海外漫画的营收。
预计明年营收规模还会继续扩大,你觉得这说明了什麽?」
杜峰沉思,「漫画的衍生产值可能要远远超过了它本身。
」
「不错。
对于玉郎机构来说,漫画很重要,它是所有创意和产品的,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它对营收和业绩的贡献正变得越来越低。
」
听到这里,杜峰有些明白了,「转型?所以改名是为了转型?」
林朝阳缓缓颌首。
「对。
漫画丶动画丶游戏丶影视丶周边衍生丶潮玩,玉郎机构的前景很宽阔,但首先要摆脱的是市场对它的固有印象。
一家以漫画业务为主的香江公司,再怎麽折腾,也成不了巨头。
」
「所以改名算是转型的第一步,玉墨投资的那个潮玩公司就算是产业的横向扩张。
以漫画为创意,但不以其为主要业务,形成一个想像力更大丶更广阔的产业。
」杜峰总结道。
「差不多。
」林朝阳啜了一口茶。
又说:「别看玉墨这丫头平时嘻嘻哈哈,可心气儿高着呢。
要麽不做,要做肯定要做到最好。
玉郎机构发展的再好,人家也只会说那是玉书的功劳,她只是恰好躺在功劳簿上而已。
给泡泡宇宙重新定位,画出更宽广的蓝图,才能让外界看到她的能力。
」
杜峰将身子沉到沙发靠背上,面露惊叹,「这丫头—以前没看出来,也太能算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