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接到圣旨后,还没等他多想就被传旨的人拖着上了马车,一路朝着皇宫飞奔而去。
在马车上,传旨太监眼见玄奘手持木杖,身披破袈裟,正想提醒他衣着不合礼仪,但想到玄奘乃陛下最爱的御弟,又是大德高僧,想必是不用太理会凡人俗礼,于是也不敢多言。
殿内,皇帝正烦躁的来回走着,今天他突然没来头的心里一紧,万分想念御弟,而且隐约有所感,玄奘要离他而去,于是不由得下旨急宣玄奘入宫面圣。
旨意下了后,皇帝心中不安感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发强烈了,他在殿中来回走着,旁人更是大气不敢多喘一下。
“玄奘法师到了。”
黄门高声相报。
玄奘面圣,可不宣而入,所以玄奘此时已在门外。
听闻此声,皇帝高兴的心中一振,连忙朝门口迎去。
“皇帝陛下。”
玄奘见皇帝亲自迎来,忙低头行礼。
“御弟可是来了。”
皇帝高兴的拉着玄奘的手说道。
“朕今天不知为何心慌得厉害,不知道御弟能否为朕开解开解?”
“陛下日理万机,忧民忧国,心思过重,可在每日睡前,多颂佛经,便能安神定眠。”
玄奘是知道皇帝有失眠之症,杀孽虽可化,但心病难除,对于此玄奘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唉,那佛经可是难记,又极为拗口,朕可是为难了。”
皇帝一听玄奘提到经文,顿时觉得头痛。
“陛下聪颖过人,只须多念,自然便会了。”
今天玄奘出奇的没有乘机向皇帝灌输更多的佛理。
皇帝听出玄奘话中有话,于是问道:“御弟,你可有事要与朕说?”
玄奘退后三步,掀衣跪下,端端正正朝着皇帝磕了三个头,惊得皇帝赶紧把他扶了起来。
皇帝问道:“御弟,你为何要行此大礼?”
玄奘说道:“陛下。
玄奘虽为僧人,但仍为大唐子民,此礼是我作为大唐子民所拜。”
皇帝更发奇了,说道:“御弟,你今日到底有何事要与朕说?”
玄奘颂了句佛号后,对着皇帝说道:“启禀陛下,玄奘今日欲向陛下辞行,望陛下恩准。”
“啊?”
真是应了梦中之兆,皇帝惊的说不出话来。
“启禀陛下,玄奘今日欲向陛下辞行,望陛下恩准。”
玄奘对着皇帝说道。
皇帝的脑袋半天转不过弯来,过了一会他才问道:“御弟要往何处去?”
玄奘说道:“回陛下,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
“去哪里干嘛?”
皇帝也不拽文了,直接说道。
“到我佛如来之处取经。”
玄奘回道。
“咳,这小事。
御弟要经文,朕给你找便是。”
皇帝一边说,一边对着旁边太监示意,说道,“传朕旨意:凡大唐境内佛寺,所有经文,皆抄一份,送至金山寺。”
“陛下。”
玄奘急忙开口说道,“我欲求取的经文,大唐可是没有。”
“嗯?”
皇帝明显不信了,我大唐,居然还有没有的东西?
于是玄奘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与皇帝一一道来,听罢,皇帝感叹道:“有如此高深佛法的大德竟靠行乞为生,可速速探访此二人,问其可愿在长安久住否。”
“所以陛下,臣愿往西去,取得真经,佑我大唐子民。”
皇帝陷入了遐想中,玄奘也没停着,趁机又进了一句。
皇帝思考了一下,说道:“此经文如此之妙,我大唐必须要有,而且要齐全。
御弟莫急,朕可派千人使团,到天竺国那个什么寺,把经文全请回来。”
玄奘一听,有一些急了,皇帝对外杀伐征讨极为随意,这千人使团,护卫军士怕有十万之众,这哪里是取经,分明是去灭国。
“陛下!”
玄奘急忙说道,“佛经乃祥和之物,万万不可沾了兵刀凶戾之气。
我愿诚心只身前往,求得佛经。”
皇帝说道:“朕可听闻,那天竺国离长安有数十万里,朕怎可放心让御弟前去。”
难得皇帝如此流露真情,且不说它是真是假,玄奘心中一暖,对着皇帝行礼后说道:“多谢陛下厚爱。
只是今日玄奘听得那大乘真经后,心意已决:我若一日不到西天,不得真经,犹如心沉地狱,无一日不受煎熬。”
玄奘话音刚落,只见一阵宝光从他身上射出,晃得皇帝退后了几步。
只见玄奘手持九环锡杖,身披锦襕袈裟,两宝物一是七彩流光莹莹,一是祥光流转护身,唬得皇帝惊问,御弟是何处得来的宝物。
“此宝物乃大西天我佛如来亲赐。”
空中传来一祥音。
皇帝听得此声,忙带着玄奘往殿外走去,只见菩萨立在云头上,木吒持棍立在旁。
菩萨在云头现身,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