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娘当真醒了?”
那郎中先生问,因五姑娘这些天都是他在看诊。
“是。
我家五姑娘醒来后,全身无力不说,竟不知为何还流了鼻血!”
那女使走在前头,快马加鞭的走着。
“五姑娘几日无动身,身子自然麻痹无力可这鼻血,恐待我把了脉,方才能下定论”
郎中也着急的快走着
五姑娘屋。
这会院里来满了人。
老夫人搬把椅子就坐在五姑娘床头前,老夫人歪着头看着那郎中把脉,她实在是又喜又着急。
“奇了怪了”
那郎中把着脉,皱着额头。
“奇了什么?怪了什么?”
老夫人问;主君弯着腰站在老夫人侧身跟着听着。
半天郎中不说话,所有人皆相视一眼。
几个姑娘站在老夫人身后,也跟着着急。
“郎中先生肯定是遇到不可思议的奇怪事了!”
八哥儿突然开口,却被三姨娘急急捂住嘴。
大姑娘突然又想起那白老翁的话,故而还在苦思着
这五妹妹醒来,雨便停了。
莫不是,便是那句雨去魂归!
而花无壁中的花,是指莲花。
可无壁又是何意?后头那句:雾散引来,花凤姬。
又是何意?
大姑娘实在想不明白,也不敢解得明白。
那郎中先生站起身来,朝老夫人作揖,道:“五姑娘昨日的脉象还不尚稳,今日却是稳而有力。
老夫想知,这五姑娘,可是有吃些什么药?”
所有人都看着四姨娘,四姨娘回道:“无,无,无吃其他药。
每日都是熬着郎中先生开的药方!”
“是!
姑娘的药一直都是奴亲自给熬的,是郎中先生的药无错!
且姑娘今日的药还在熬着呢,都还未吃,姑娘便醒了!”
寒露说到这,脸上也多了分喜悦。
郎中先生听着点点头;四姨娘又问:“我家姑娘醒来了,那药可还接着吃?”
“今日的吃完便不再吃这方,待我重开一方煎”
郎中先生说。
寒露点点头,带着郎中先生到偏方去开方。
老夫人坐到五姑娘床边,她双手握着五姑娘的手,眼眶湿润。
小声问道:“好丫头,可算醒了”
“祖母”
五姑娘笑了笑,泪水从眼尾流出,经过侧脸颊,落入枕边。
“老夫人日日祈祷着五姑娘可快些醒来。
想是菩萨听见老夫人的祈求了”
卫妈妈站老夫人身后说道。
“五姐儿即醒来,明日妾便去寺还愿去”
四姨娘抹了抹泪水,说道。
“一齐去!”
老夫人直了直腰,对着君母说。
“是!
一齐去好!
一齐去好!”
君母点点头。
咚咚!
戌时一更。
更夫巡街,打梆敲锣;高喊:“天干物燥!
小心火烛!”
四房五姑娘院。
五姑娘披着外衫站门处,望了望院里,又抬头见月。
今夜的月色很是明亮,天也无乌云。
那轮月光打洒在五姑娘脸上,是格外温柔明亮。
五姑娘双手抱腹,手指抓了抓外衫,将外衫拉住。
后到屋内,取来火折子,点燃绣棚旁松鹤木灯柱上的蜡烛;屋内一下又亮了一分。
五姑娘一手伸出,抚摸着绣棚,又掀开那遮盖在绣品上的麻布;嫁衣绣片呈现眼前。
“姑娘”
寒露端着药汤进来;将药汤放一旁桌上,过来五姑娘身边:“姑娘身子才好,可别劳心劳神才是”
“便差这凤尾了”
五姑娘抚摸着绣品。
待这凤尾绣好,便可合成衣了。
“待身子养实些再刺绣不迟”
寒露劝说着。
五姑娘点点头;寒露又将麻布给盖上,再搀扶五姑娘到坐上。
“今日大姐姐她们,可玩了些什么?”
五姑娘伸手碰了碰药汤的碗,结果手被烫了一下。
“听七姑娘屋里的人说。
姑娘几个去那小河边划那只小船去了。
还去沈家岸边接了沈家的姑娘一起呢”
寒露取来一把小竹扇,给扇着药汤。
“沈家姑娘?”
五姑娘看着寒露问。
寒露点点头:“是。
不过啊,那船只后来翻了!”
五姑娘一手捂着嘴:“翻了?”
寒露呲牙笑了笑:“是啊。
巳时那会,姑娘与郎君便回府来沐浴更衣了。
且沈家的郎君姑娘也跟着来。
后头,沈家夫人还差人送姜汤来呢!”
“沈家郎君?莫不是他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