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脑海中想象着天下大同,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盛世之景?
难不成比如今的大明还要好?
杨轩并没有打断朱祐樘的想象,他一言不发,上辈子的事情已经在他的脑海中越发淡薄了,距离他也越来越远。
时至今日,他感觉自己完完全全活成了一个古人。
他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
环境是会同化一个人的。
正如后世那些从小就在国外生活的人,他们除了肤色没有改变,其他的,都已经变了。
同理,从小就在国内生活的外国人,他们除了肤色不同,不管是语言,还是笑容,还是饮食习惯,都和国人一样。
说他们是外国人,恐怕他们自己都不认同。
记得有一个穿越剧,开头:我叫张晓;结尾:奴才马尔泰若曦。
这就是一个被时代所同化的例子。
对于杨轩来说,这个世上早就已经没有了现代人杨轩,有的只是一个叫杨轩的明朝人。
他的思绪越飘越远,不知到了何处。
而一旁的朱祐樘脑海中还在不断想象着天下大同的盛世之景是怎样的。
现场就这样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萧敬也不知道该不该出声提醒一下。
陛下明明是来问事情的,怎么就说起天下大同了?
好在朱祐樘最终还是想了起来。
他主动和杨轩说起了和李东阳等人商议的办法,询问杨轩的意见。
杨轩回过神来,静静听完。
“你们计划的很周全,我没什么要说的。”
“保护汉家血脉,本就是你这个皇帝和朝堂诸公的责任。”
“我不过一升斗小民,就不瞎掺和了!”杨轩平静说道。
随着大明越来越强盛,大明的人是瞧不起蛮夷之地的人的。
哪怕像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百姓,也发自内心的觉得番邦之人都是蛮夷。
就像是盛唐的百姓瞧不起番邦之人一样。
那种骄傲是发自骨子里的。
据说长安城要饭的乞丐都瞧不起番邦之人,不屑于接受他们的施舍。
可见这种骄傲到了什么地步。
听到杨轩的话,朱祐樘心中无语。
此事就是因你而起,结果你说这个?
不过杨轩说的也没错,保护汉家血脉,本就是他们这些当朝者的责任。
“行吧,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走了!”朱祐樘撑着扶手从躺椅上起身。
“慢走不送!”杨轩道,并没有从躺椅上起身。
朱祐樘眼不见心不烦,带着萧敬就这样离开了。
他好歹是个皇帝,怎么在杨轩这里一点皇帝的威严都没有。
想到好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朱祐樘也就懒得计较了。
有本事的人,性格古怪也正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