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朝廷在乌斯藏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指挥使由朝廷直接委派重臣担任,常驻拉萨(唐代拉萨称“逻些”
)!
三大法王、五大教王、帕木竹巴阐化王、藏巴汗等首领,皆须接受都司节制!
其现有领地、属民、僧兵,朝廷予以承认,但需登记造册,报备都司!
其承袭、更替,需报请朝廷批准,由皇帝敕封!
乌斯藏内部纠纷,由都司会同各方调解仲裁,不得擅动刀兵!
同时,朝廷将逐步在要地设立卫所,派驻少量精锐驻军维持治安,保护商路,并选派通晓藏语、了解藏情的官员入都司及各要害之地担任流官,负责税收、司法、驿站管理及与朝廷联络事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条,就是朱祁镇改革的核心!
设立“乌斯藏都司”
,名义上保留各势力的地盘和头衔,但将最高管理权、人事权、司法仲裁权、军事控制权牢牢抓在朝廷手里!
这相当于给乌斯藏套上了一个中央直辖的“紧箍咒”
,虽然初期可能比较松,但只要套上了,就有收紧的可能!
这比直接废除册封、强行设省要温和得多,但也比原来的羁縻政策强硬了无数倍,是在不动声色地挖掉地方割据的根基!
大臣们都在消化皇帝这庞大而精密的计划。
虽然仍有疑虑,但不得不承认,陛下这套组合拳,既有雷霆手段(展示武力、设立都司),又有菩萨心肠(保留头衔、尊重习俗、渐进改革),还充分利用了对方的宗教心理(文殊皇帝光环),考虑得相当周全。
比他们预想中直接派兵平推或者粗暴废黜册封要高明得多,也更容易……嗯,忽悠住对方?
“陛下圣虑深远,臣等……叹服。”
王直终于开口,代表内阁表了态。
他看出来了,皇帝早就想好了且决心已定,计划也有可行性,再硬顶下去毫无意义,不如支持并努力将其完善。
其他大臣也纷纷躬身表示附议,王佐等人虽然心里还在滴血,但也知道大局已定。
朱祁镇微微颔首,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他正准备总结两句,然后散朝。
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礼部尚书胡滢!
这老头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巨大的决心,他出列,走到御阶正前方,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动作——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噗通”
一声,端端正正地跪了下去!
乾清宫瞬间落针可闻!
喜欢大明,我来了!
()大明,我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