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研讨会(1 / 3)

在周教授的引导下,他们穿过几条不对外开放的走廊,来到一个位于博物馆深处的仿古式会议厅。

厅内布置典雅,红木桌椅,香炉里燃着淡淡的檀香,已有十几人落座。

与会者年龄不一,有像周教授这样儒雅的学者,也有几位气质精干、眼神锐利,一看便知并非普通人,很可能就是周教授口中的“特殊人士”

林夜能隐约感觉到,在场有好几个人身上都散着或强或弱的能量波动。

周教授将林夜和邹善引到靠前的位置坐下,低声介绍:“那位白老先生是清华的古文字学泰斗,陈老;他旁边那位穿中山装的,是社科院的民俗学专家;靠窗那位女士,是民间传承的‘观气’一脉的传人,据说能望人气运……大家都是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研究或独特天赋的同道。”

林夜默默记下,同时保持着精神力的轻微外放,如同一个无形的雷达,扫描着整个会议厅的能量场。

大部分能量都很平和,属于学者们长期钻研积累的“文气”

或者传承者自身修持的能量。

但有三股能量引起了他的注意:一股阴冷晦涩,来自角落一个始终低着头的瘦高男子;一股灼热躁动,来自一个不停玩着打火机的红青年;还有一股,则中正平和,却深不见底,来自主位旁边一位闭目养神、穿着朴素僧袍的老和尚。

研讨会开始,先是几位学者上台,分享他们对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可能蕴含的“自然”

符号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严谨而专业,引经据典,虽然大多是从历史和文献角度出,但林夜听得十分认真,他现很多学者的推测,与他用能量感知到的信息有不谋而合之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轮到那位“观气”

一脉的女士言时,她讲述了几起通过观察“气”

的流动,判断古宅吉凶、甚至预知小范围自然灾害的案例,引起了不小的兴趣和讨论。

随后,会议主持人,一位博物馆的副馆长,微笑着看向林夜这边:“下面,我们请一位年轻的特别顾问,林夜先生。

他在处理一些……涉及特殊能量残留的文物和事件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成功的实践经验。

让我们欢迎他分享一些心得。”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了林夜身上。

那些目光中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因他年龄而带来的质疑。

林夜深吸一口气,在邹善鼓励的目光中站起身,走到言台前。

他没有准备华丽的ppt,只是平静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会场:“各位前辈,同道。

我接触这个领域时间不长,谈不上什么高深见解。

我只分享一点个人的体会:无论是古老的符文,还是残留的能量,其本质或许都是一种‘信息’和‘力量’的载体。”

他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案例——之前处理过的,那位悬疑小说作家被老宅能量影响做噩梦的事情。

他没有提及自己的精神力感知细节,而是着重描述了如何通过分析能量属性(悲伤、执念),判断其无害,并通过引导和安抚使其平复的过程。

“我认为,很多所谓的‘异常’,并非都是恶意的。

它们可能是历史的回响,是情感的残留。

我们的目的不应该是简单的‘驱散’或‘消灭’,而是去‘理解’和‘疏导’,找到与之共存或者让其安息的方式。

就像处理那柄战国青铜剑,我们选择的是与其中的战魂沟通,而非强行镇压。”

他的讲述条理清晰,角度新颖,尤其是“理解与疏导”

的观点,让几位学者频频点头。

那位闭目养神的老和尚也微微睁开了眼睛,看了林夜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

“说得轻巧!”

那个玩打火机的红青年突然嗤笑一声,打断了林夜,“理解?疏导?遇到害人的恶灵凶煞,难道也要跟它讲道理?力量就是力量,弱小才会想着去理解!

直接碾碎才是王道!”

他说话间,指尖窜起一簇明显的火苗,带着灼热的能量波动,让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

会场气氛瞬间有些紧张。

林夜看向他,神色不变:“力量确实重要,但失控的力量只会带来破坏。

辨别能量属性,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对力量的掌控。

dis(无差别的毁灭)并非强大,而是野蛮。”

“你!”

红青年脸色一沉,手中的火苗猛地蹿高了几分。

“阿弥陀佛。”

这时,那位一直沉默的老和尚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奇异的安抚力量,瞬间抚平了会场躁动的能量,“小施主所言,颇具慧根。

力量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善用者利万物,滥用者生灵涂炭。

这位火居士,戾气过盛,恐伤己身。”

老和尚的话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红青年身上的

最新小说: 走阴玄鬼术 看守废丹房五年,我偷偷成仙了 不死不灭金身 这个武神太极端了 全球杀戮: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玄幻:简化功法,从喽啰成武道霸主 至尊剑帝 未婚妻把我当狗,却不知我是魔帝传人 英雄吁天录 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