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看不见的暖风慢慢绕到树叶底下,轻轻把叶子托起来——叶子飘着绕过院里的石凳、花盆,最后轻轻落在邹善刚扫干净的石板路上,连一点灰都没带起来。
林昼盯着叶子,小声嘀咕:“这次没碰倒花盆!”
林夜的练习要难些。
他有时候会坐在屋檐下,闭上眼睛,把精神力放出去,像一根细细的线,悄悄缠在飞过小院的蜻蜓身上。
透过蜻蜓的眼睛,他能“看”
到院外街上的景象:卖早点的摊子冒着热气,上班的人骑着车匆匆经过,甚至能隐约感觉到,有没有带着特殊能量波动的人路过(要是遇到异能者,他能稍微察觉到一点)。
这样的“练习”
特别费神,每次结束后林夜都要歇一会儿,但他没停过——这既是练本事,也是想多看看外面,悄悄护着那些护着他们的人。
他们管这叫“放风”
。
那些帮特工们躲危险、治小伤的,其实是他们把精神力和法力揉在一起,凝成的“意念触须”
——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轻轻碰一碰现实。
比如悄悄推一下快踩陷阱的特工的脚后跟,或者把一点带着生机的法力,送进受伤的人身上,让伤口好得快些。
这些事做得特别轻,藏在风里、光里,没人能现。
连天天盯着能量监控的夕桐,最多也就察觉到一点特别弱的能量波动,转瞬就没了,最后都归成了“设备误差”
或者“环境噪音”
。
这天下午,又是个晴天,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
林昼趴在石桌上画画,蜡笔涂得五颜六色。
画纸上有几个圆脑袋小人,身上涂着亮晶晶的黄色,手拉手围着一个躺倒的人——那人穿着蓝色的衣服,像特工的制服。
画得虽然稚嫩,小人的脸上却像带着光,看着特别暖。
诸葛亮摇着羽扇路过,瞥了眼画,扇子顿了一下,眼里闪过点笑意,却没说破,只是蹲下来摸了摸林昼的头:“小昼画得真好,很有想象力。”
林昼立刻抬起头,得意地把画举起来:“亮叔叔!
这是守护天使!
他们在保护那个叔叔!”
屋里看书的林夜刚好抬起头,和诸葛亮的目光对上,两人都没说话,却都懂了对方的意思。
邹善从厨房出来,端着一盘刚蒸好的桂花糕,热气腾腾的,甜香一下子飘满了小院。
“什么天使不天使的,快来吃点心!
再不吃就凉了。”
他把盘子放在石桌上,拿起一块递给林昼,又给诸葛亮和林夜各递了一块。
桂花糕软软的,咬一口满是桂花的甜香,还带着点温热。
林昼吃得嘴角沾了点糕粉,林夜伸手帮他擦掉。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
声,还有林昼偶尔的笑声。
没人提那些在暗处的守护,也没人说那些悄悄做的事,可这份温柔,就藏在日常的每一个小细节里。
林夜知道,那些特工们在暗处保护着小院,保护着他们;而他和林昼,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护着那些护着这座城市的人。
这不是谁安排的任务,也不是必须做的责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因为他们都在守护着同一片安宁。
夕阳慢慢落下去,把小院染成了暖金色。
林夜咬着桂花糕,看林昼追着蝴蝶跑,邹善在收拾石桌,诸葛亮坐在屋檐下摇着扇。
远处的天空,又有几朵云慢慢飘过来,说不定明天又会下雨,又能看到彩虹。
夜色慢慢漫上来,小院的灯亮了,暖黄的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映在石板路上。
林夜知道,明天可能还会有新的事,新的挑战,但没关系。
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这份守护的心意还在,不管遇到什么,都能好好过去。
此刻,嘴里的桂花糕还是甜的,弟弟的笑声还在耳边,家里的灯还亮着。
这样,就足够了。
以后的路,他们会一起走下去,把这份温暖,悄悄藏在每一个日常里。
雨后初晴的彩虹带来的好心情没持续几天,城市表面的平静就被悄悄打破。
这次不是金店失窃、珠宝行被抢,而是接连生的几起失踪案——失踪的全是独居老人,他们社会关系简单,家境普通,既没得罪过人,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可图。
可诡异的是,每个案现场都留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怪味,警犬一靠近就焦躁地转圈狂吠,连经验丰富的训犬员都压不住。
分局刑警队忙得脚不沾地,压力大得喘不过气,常来小院串门的夏侯杰,眉头上也像挂了块石头,怎么都舒展不开。
这天傍晚,夏侯杰拎着一袋子刚上市的橘子来小院,坐下没聊两句就提起了案子的新进展:“第三个失踪老人家里,终于找到点线索了——床头柜的杯子里有疑似药物残留,已经送去化验了,但结果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出来。”
他拿起邹善递来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