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投影里那些模糊人影的原型。
“他们不是便衣,是正经的缉私队员。”
林夜的声音有些颤,那声音中既有激动,也有对缉私队员的敬佩。
“江龙公司的走私网络太大,他们想卧底搜集证据,结果被现了。”
林昼已经迅调出了当年的人事档案,那电脑键盘在他的指尖快敲击,出清脆的声响。
七个名字赫然在列,失踪记录的日期都是1995年7月15日。
邹善是在中午赶到技术科的,他手里提着保温桶,那保温桶的外壳有些陈旧,但却散着温暖的气息。
里面是重新热过的排骨汤,那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垂涎欲滴。
他看着屏幕上的照片,眼神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
忽然,他指着最左边那个年轻人:“这是老周的儿子,当年说去外地出差,再也没回来。”
他叹了口气,轻轻舀出碗汤推给林夜,那动作温柔而关切,“你们叔公当年就在海关工作,总说缉私队的小伙子们胆子比礁石还硬,没想到……”
话没说完,文物局的消息弹了出来:青铜残片的纹饰年代与“水獭号”
所载走私文物完全一致,且上面残留的微量金属成分,与铁皮箱子里文件袋上的印泥相同。
“是他们留下的最后线索。”
林昼快敲击键盘,将残片纹饰与文件袋上的火漆印重叠,那电脑屏幕上的图像不断放大缩小,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
当看到两者完美吻合时,他兴奋地说:“用文物残片当印泥,够聪明。”
下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夜和林昼蹲在工作室的旧帆布上,全神贯注地给那艘帆船模型加装小小的金属锚链。
他们用的是邹善找出来的细铁丝,那铁丝在他们的手中被一点点弯成与“水獭号”
船锚相同的样式。
每一个弯曲的动作都充满了耐心和专注,仿佛在复制一段历史。
邹善坐在旁边翻旧笔记,偶尔抬头指点两句,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当年的船锚链扣要多缠三圈才够结实。”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