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 第553章 莫凯 这题我刚刚是不是刚做过

第553章 莫凯 这题我刚刚是不是刚做过(2 / 3)

如潮,她陷入深度绝望。她开始频繁出入高端酒吧,与陌生人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并深夜超速驾驶“以求片刻的清醒”。

一周前,在与一名仰慕者激烈争吵后,她吞服了大量止痛药(需急诊洗胃),但出院后第二天,她却为您精心挑选了一份极其昂贵的限量版画册作为礼物,并坚持您必须收下。】

【重要个人史:

家中长女。父亲是成功企业家,常年缺席,情感疏离且要求严苛;母亲是音乐家,情绪化,曾因“神经衰弱”多次住院。

8岁时被父母送至海外寄宿学校,描述那段时光“像被世界遗忘”。13岁开始有自伤行为(用橡皮筋弹手腕、掐自己)。

曾有2次短暂的心理咨询经历,均因“觉得治疗师愚蠢且无法理解我”而在3-4次后终止。

其艺术作品多以“碎片化的自我镜像”为主题。】

【问题:

1。请给出您的初步诊断,并列出至少三条核心诊断依据。注:此案例需与双相情感障碍进行精密鉴别。请详细阐述您的鉴别诊断思路

2。针对其“无保护性行为”和“深夜超速驾驶”行为,您如何进行风险告知?请具体陈述您会对来访者说的话。

3。面对她赠送的昂贵礼物,你会如何处理?

4。针对此个案,运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角度,涉及第一阶段的咨询干预方案。】

……

南祝仁心里点头,这题出得倒是很有水平。

问题涉及的都是非常标准的初次会谈需要的工作。

第一题涉及【诊断评估】,还特别标注出了需要和【双相情感障碍】区别。也就是说除了根据案例材料默写诊断标准之外,还要进行适当的“找不同”。

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风险评估与伦理应对】。

第二题的难点在于针对来访者的出格行为如何进行风险告知,即不能用“这没什么”的忽视性表述,也不能直接批评,这些在初次会谈中都会对咨询关系造成巨大的破坏。

正确做法是具体、中立、非评判地指出行为与后果的直接联系,并将其框定为治疗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第三题依旧涉及到利益方面的问题,必须拒绝,但拒绝的方式是关键。需解释拒绝是出于对治疗关系纯粹性的保护,并且探索来访者“送礼”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至于第四题,对南祝仁来说最没难度了。

南祝仁先分析第一题。

【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郁症”,其中的“双相”分别是【躁狂相】和【抑郁相】。换句话说,患者会在这两个极端的状态之间波动循环。

细分的话,还有【I型双相障碍】和【II型双相障碍】,前者的【躁狂相】发作更加频繁,后者的【抑郁相】发作更加频繁。

这道题目里面,林女士有自伤的行为,但是偶尔也会有极端的兴奋冲动表现——表面上似乎有些符合【双相】的标准。

但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的双相状态是持续性、内源性的,一次发作会持续数天或者数周,而且切换的过程通常与环境无关。

这就和材料中林女士的状态不太符合了。

林女士的重点,在于其“人际关系从极致的崇拜到彻底的厌恶”、“对他人随时会抛弃自己的强烈恐惧”。

随后才依次是“内心空无一物,像一个黑洞”、“艺术作品主题包含碎片化的自我镜像”;

“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深夜超速驾驶”;

“手腕新旧交错的划痕”、“吞服止痛药”;

以及“情绪波动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通常与外界影响有关”。

这些特征,分别对应“对被抛弃的极度恐惧”、“自伤”、“自杀”、“情绪剧烈波动”。

真正符合这位林女士诊断标准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作为压轴大题确实很难,毕竟这也属于《变态心理学》的范畴了,一般考生很少背到这个里面去。

南祝仁刚刚在入睡之前就扫了一眼这个题目,在【记忆宫殿】里面顺手也背了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眼下,再次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刷刷刷刷——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之后,南祝仁举手:“老师,可以交卷了吗?”

……???

教室边缘的一个考生莫名觉得这个场景熟悉,抬头一看——怎么又是你!

都换了一个考场了,怎么还是能碰到你这个搞人心态的家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离婚后,我转身娶了女领导 官路风云 逐梦少年红尘路 夜市爆火!满级大佬被全网追着跑 膳时通古今 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亲妈 我只想苟住,无奈马甲层层掉落 渔夫逆袭:开局救美,渔获满舱 婚后生情 穿越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