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16章 温庭筠:仕途上的“倒霉蛋”

第116章 温庭筠:仕途上的“倒霉蛋”(3 / 3)

弟出头?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温庭筠一点都不怕,反而跟杨收争辩:“这些学生写的是实话!科举本就该唯才是举,凭什么靠关系就能上榜?我公开试卷,就是想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才华!”

    “好!好一个‘真正的才华’!”杨收气得发抖,当即就上书朝廷,说温庭筠“蛊惑学生,讽刺朝廷,不宜担任国子监助教”。朝廷很快下旨,把温庭筠贬为方城尉,而且“永不录用”。

    这一次,温庭筠彻底心死了。他没有去方城赴任,而是带着自己的诗稿,去了江陵。那时候的他,已经五十四岁了,牙齿断了几颗,头发也白了大半,身体越来越差,常常咳得喘不过气。

    公元866年的冬天,江陵下了场大雪,温庭筠躺在客栈的病床上,手里还拿着一张写满词的纸。他看着窗外的雪,想起了小时候娘带着他漂泊的日子,想起了考场上“八叉手成诗”的风光,想起了被兵丁打断牙齿的委屈,最后轻轻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

    一代“花间派鼻祖”,就这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孤独地死在了异乡的客栈里。没人给他办葬礼,几个认识他的文人,凑钱把他埋在了江陵城外的乱葬岗上,连块墓碑都没有。

    后来有人说,温庭筠的仕途就是个笑话——代笔宰相被记恨,讽刺权贵遭贬谪,连颗牙齿都保不住,最后还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也有人说,温庭筠没输——他虽然没当上官,却用一支笔,写出了晚唐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寒门子弟的不甘,写出了最动人的词。

    他的《菩萨蛮》《更漏子》,流传了千年,直到现在,还有人在念“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官场的浮沉是暂时的,可好的作品是永恒的。

    温庭筠这一辈子,在仕途上栽了无数个坑,成了别人眼里的“倒霉蛋”,他在词坛上,却活成了永远的“花间鼻祖”。

    就像他写的“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他的消息或许越来越少,可他的词,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温暖着每个在漂泊中寻找慰藉的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宋第一女皇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天启大明 剥夺金手指(清穿)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