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15章 温庭筠:从漂泊孤童到“温八叉”

第115章 温庭筠:从漂泊孤童到“温八叉”(3 / 3)

后悔没考中进士吗?”

    他想了想,摇摇头:“我后悔的是没早点看透科举的本质,让我娘担心;但我不后悔帮那些书生,也不后悔跟权贵较劲。我温庭筠这辈子,宁可不做官,也不能丢了‘真’字——写诗要真,做人更要真。”

    这就是温庭筠,一个出身寒门的才子,一个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的“倒霉蛋”,一个敢跟权贵叫板的“叛逆者”。他的崛起,靠的是天赋和努力;他的困境,是晚唐寒门子弟的缩影。就算命运对他不公,他也没低头,没放弃,用一支笔,写出了自己的人生,也写出了晚唐的风骨。

    后来,他离开了隋县,继续漂泊,从江南到巴蜀,从长安到洛阳,走到哪儿写到哪儿。他写的词,后来成了“花间派”的开山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的故事,也成了晚唐诗坛上一段让人又叹又惜的传奇。

    没人知道,在那些漂泊的夜里,温庭筠会不会想起大中九年的科场,会不会想起叉手写诗的模样。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叫温庭筠的“温钟馗”,那个“温八叉”,那个敢大闹科场的寒门才子,用他的才华和倔强,在晚唐的历史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是因为他当了多大的官,而是因为他活出了“真”,写出了最动人的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天启大明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宋第一女皇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