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05章 孟郊:中唐寒士的荆棘路

第105章 孟郊:中唐寒士的荆棘路(3 / 4)

暖暖的,街上的花开得正艳,红的、粉的、白的,一路铺过去,像一条花路。他骑着马,跑得飞快,马蹄声“哒哒哒”,敲在青石板路上,也敲在他的心上。

    他觉得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这么快活过,仿佛整个长安的花,都为他开了。他忍不住,在马上高声念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以前那些憋屈的日子,都不值一提了,今天我就要放纵一把,骑着马,一天把长安的花看个遍!

    那天的孟郊,成了长安街上一道奇特的风景——一个穿着旧衣服的中年人,骑着一匹瘦马,在花海里狂奔,脸上挂着泪,却笑得比花还灿烂。他不知道,这“春风得意”的背后,还有一条更难走的路在等着他。

    登第之后,孟郊并没有立刻当官,而是等了四年。这四年里,他回了趟家,把母亲接到身边。母亲看着他,笑得合不拢嘴,反复摸他的衣服,说“我儿终于熬出头了”。孟郊陪着母亲,逛了逛江南的街,买了些母亲爱吃的点心,他想,以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贞元十六年,孟郊五十岁,被任命为溧阳县尉。溧阳是个小地方,县尉也不是什么大官,主要管治安、捕盗,可孟郊还是很高兴——这是他第一次当官,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他带着母亲去了溧阳,住进了县衙给的官舍。官舍不大,但很干净,院子里种着几棵树,母亲说“比山里的茅屋好多了”,孟郊听了,心里暖暖的。

    没过多久,孟郊就发现,当官比他想象中难多了。县尉的活儿又杂又多,要处理邻里纠纷,要抓小偷,要跟着县令去下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他本就不善交际,跟县里的其他官员处不来——那些人喜欢喝酒应酬,喜欢说些阿谀奉承的话,孟郊不喜欢,也学不会。他总想着“为官要清”,可清得太彻底,就显得格格不入。

    更让他难受的是,他没法写诗了。以前在嵩山,在长安的客栈,他有大把的时间琢磨诗句,可现在,每天被琐事缠身,回到家就累得不想动,连纸笔都懒得碰。他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翅膀都硬了,却飞不起来。

    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办法——每天办完公事,就去溧阳的投金濑。那是一条小河,河边长满了芦苇,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极了嵩山的树林。

    他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看着河水慢慢流,看着芦苇荡里的鸟飞起来,心里的闷就散了。他开始在河边写诗,写河水,写芦苇,写天上的云,写自己心里的愁。有时候写得入了迷,忘了时间,连下班的时辰都错过了。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县令耳朵里。县令找他谈话,说“孟县尉,你是来当官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天天坐在河边写诗,公事怎么办?”孟郊想解释,说“我没耽误公事”,可县令不听,只说“再这样,就罚你俸禄”。

    孟郊没当回事——他觉得没做错,写诗是他的命,就像吃饭喝水一样重要。他还是每天去投金濑,还是坐在河边写诗。结果,月底发俸禄的时候,他真的只拿到了一半。看着手里薄薄的俸禄,孟郊愣住了——这俸禄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母亲,一半的俸禄,够干什么?

    那天晚上,他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第一次觉得迷茫。他想起自己在嵩山的日子,虽然穷,可心里踏实;想起登第那天的快活,以为终于能挺直腰杆;可现在,他像个笑话,当了官,却连母亲都养不好,连自己喜欢的事都做不了。母亲看出他的心事,没说什么,把晚饭端到他面前,说“先吃饭,身子要紧”。孟郊看着母亲的眼睛,就红了眼——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能让母亲跟着他受委屈。

    第二天,孟郊递了辞呈。县令很惊讶,说“你都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