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为诗而诗”的风花雪月,都坚持把“老农的饥寒、征妇的眼泪、士兵的劳苦”写进诗里——
-白居易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张籍就写“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元稹写“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悼亡),张籍就写“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叹弃妇);
-三人聚会时,聊的不是官场八卦,而是“最近又听百姓说什么苦,该写首诗记下来”。
这种“以诗为器,为民生发声”的共同追求,让他们的交往超越了普通朋友,成了“精神上的战友”。就像白居易说的“吾与元九、张十八,同志为文,共挽中唐之颓风”——他们要挽的,不只是诗坛的颓风,更是对百姓疾苦的“漠视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