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六十七章白居易从“草烧不尽”到写尽人间

第六十七章白居易从“草烧不尽”到写尽人间(4 / 4)

    比如你看到外卖小哥在大雨里送餐,想起《卖炭翁》里的“心忧炭贱愿天寒”,会觉得“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要多一份体谅”;

    比如你和朋友分别,想起《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会觉得“离别虽然难过,但情谊像野草一样,不会断”。

    白居易的诗,不是“高高在上的文人诗”,是“接地气的生活诗”——他写的是自己的经历,也是所有人的经历;他写的是唐朝的人间,也是现在的人间。而他的人生,更是给咱们现在人提了个醒:

    “生命力不是‘天生强大’,是‘熬出来的强大’。”白居易16岁成名,却熬了19年才中进士;他当京官时敢说话,被贬后不消沉,一辈子都在“扛挫折”。就像野草一样,不是不怕火,是烧过之后,更知道怎么扎根,怎么等春风。

    “有才华的人,更要‘接地气’。”白居易的才华,不是用来“装文雅”的,是用来“写人间”的。他见过底层人的苦,所以他的诗有温度;他经历过挫折,所以他的诗有共鸣。

    现在的我们,不管是有“写作才华”,还是“工作才华”,要是能多关注身边的人,多体会生活的真实,才能让自己的“才华”更有意义。

    再回到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千年过去了,长安的米价早就变了,唐朝的宫殿也成了遗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还在被人背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在给人力量。

    这大概就是白居易最厉害的地方——他没把自己活成“高高在上的诗人”,而是活成了“一株耐造的野草”,活成了“写尽人间的记录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