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六十三章昌谷双栖:李贺与李氏七年烟火诗

第六十三章昌谷双栖:李贺与李氏七年烟火诗(2 / 3)

,眼里闪着泪光:“我怕……我等不到冬天,就不能给你缝棉袄了。”李贺把她搂在怀里,眼泪掉在她的头发上:“不会的,你会好起来的,我们还要一起看很多次樱花。”

    命运还是没给他们太多时间。元和四年的秋天,李氏的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她拉着李贺的手,轻声说:“表哥,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吃饭,好好写诗,别太想我。”李贺紧紧握着她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滴在她的手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三章昌谷双栖:李贺与李氏七年烟火诗(第2/2页)

    李氏走后,李贺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手里拿着她缝了一半的小棉袄。他想起两人定亲时她在石榴树下的模样,想起成婚时红烛下的笑脸,想起她陪他看樱花的时光,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有天晚上,他爬起来,在纸上写下“妻因我故亡,我亦随妻去”,写完后,他把纸揉成一团,却怎么也狠不下心扔掉——他真的想跟着李氏一起走,可他还有娘要照顾,还有诗没写完。

    娘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心疼得直掉眼泪,把一碗热粥端到他面前:“阿贺,你不能这样,李氏在天上看着,也希望你好好活着。”李贺看着娘花白的头发,接过粥,却怎么也咽不下去。他知道娘说得对,可心里的痛,像潮水一样,把他淹没。

    镜前的樱桃花:平等视角里的女性心

    其实在李氏生前,李贺就用诗,给了她最特别的尊重。那天清晨,李贺刚睡醒,看见李氏坐在镜前梳头。她穿着宽松的素色布衫,头发散落在肩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发梢上,像撒了把碎银。

    李氏拿着梳子,慢慢梳理着头发,偶尔会停下来,对着镜子笑一笑,然后转过身,背对着他,好像在看窗外的什么东西。李贺看着她的背影,觉得这画面比任何神话鬼魅都动人。他悄悄起床,拿出纸笔,坐在床边,轻轻写下: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李氏梳完头,转过身,看见他在写诗,笑着走过来:“表哥,你在写什么?”李贺把诗稿递给她,有点不好意思:“在写你梳头的样子。”李氏接过诗稿,轻声念着,当读到“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时,她的脸一下子红了,眼里却闪着感动的光。

    “你怎么知道我想去折樱桃花?”李氏问。李贺笑了笑:“我看见你对着镜子笑,又背对着我,就知道你肯定是看见窗外的樱桃花了。”李氏趴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表哥,你不仅懂诗,还懂我。”

    在那个年代,男人写女人,大多是站在审视的角度,写她们的容貌,写她们的温顺,李贺不一样。他写李氏梳头,不仅写她的仪态,更写她的内心——她会因为窗外的樱桃花而心动,会有自己的小情绪,会在背人时流露出最真实的自己。

    还有一次,李氏和李贺说起喜欢的诗,她说她不喜欢那些把女人写成附属品的句子,觉得女人也有想法和追求。李贺听着,心里很受触动,他想起写的《秦宫诗》,里面也有对女性的刻板描写。从那以后,他写女性时,总会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尊重。

    他写《美人梳头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也不是为了迎合世俗的审美,而是为了记录李氏最真实的样子,为了表达对她独立人格的尊重。他知道,李氏不是他的附属品,不是诗里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喜怒哀乐的人。

    李氏走后,李贺再也没写过《美人梳头歌》那样的诗。他偶尔会拿出那首诗稿,看着上面的字迹,想起她背对着他折樱桃花的样子,心里既温暖又难过。他知道,再也找不到像李氏那样懂他、也懂诗的人了。

    二十七岁那年,李贺病重,他把李氏缝了一半的小棉袄,和自己的诗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