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二十章 孟浩然:为阿襄姑娘敢跟爹娘翻脸

第二十章 孟浩然:为阿襄姑娘敢跟爹娘翻脸(4 / 4)

在一起,有仪甫,我就什么都不求了。”

    后来孟浩然名气越来越大,有人劝他去长安求官,说以他的才华,肯定能当上个好官。他犹豫过,一想到阿襄和仪甫,就放弃了——他怕去了长安,就不能常陪在他们身边,怕山里的家没人照顾。

    “我就在襄阳陪着你们,写写诗,种种地,挺好。”孟浩然跟阿襄说。

    阿襄点点头:“你在哪,我和仪甫就在哪。”

    仪甫长大后,也像孟浩然一样,喜欢读书,却不想考功名,说想留在襄阳,陪着爹娘。孟浩然没反对,只说:“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爹都支持你。”

    晚年的孟浩然,身体不太好,常咳嗽,阿襄就每天给他煮梨汤,仪甫也常上山采些润肺的草药。有回孟浩然躺在床上,看着阿襄给自己掖被角,又看着仪甫在旁边磨墨,突然觉得,这辈子最对的事,就是当年没听爹娘的话,执意娶了阿襄。

    “阿襄,”孟浩然拉着她的手,“要是有下辈子,我还娶你。”

    阿襄眼圈红了,握紧他的手:“嗯,下辈子我还嫁你。”

    窗外的丁香树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落在窗台上,像撒了把碎雪。

    孟浩然看着那些花瓣,想起十八岁那年在酒肆里初见阿襄的模样,想起她递给自己的那块桂花糕,想起她在丁香树下写的那句诗——原来这辈子的深情,早就藏在那些细碎的日子里,藏在两人相握的手心里,藏在仪甫的笑声里,从来都没变过。

    世人都知道孟浩然的山水诗写得好,知道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知道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辈子最好的“诗”,不是写在纸上的,是韩襄客,是孟仪甫,是他们在鹿门山那间茅屋里,一起过的那些平凡又温暖的日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