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十一章 李白与杜甫 喝着酒唱着诗的千古知音

第十一章 李白与杜甫 喝着酒唱着诗的千古知音(3 / 4)

p;   分别后,李白回了东鲁,杜甫去了长安。

    李白住在东鲁的破院子里,每天还是喝酒写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前喝到高兴时,有人跟他一起叫好,有人帮他抄诗,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对着月亮喝酒,越喝越没劲。

    有天晚上,他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看着天上的月亮,就想起了杜甫,想起了梁园的桂花,想起了齐赵的草原。他拿起笔,在纸上写: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写完了,他把纸折好,放进怀里,想着等有机会,托人带给杜甫。他说“思君若汶水”,是真的——想杜甫的心思,就像汶水一样,浩浩荡荡,一直流到南方,流到杜甫身边。

    而杜甫到了长安,日子并不好过。他想考功名,遇上奸臣当道,连考场都没进去;想找权贵推荐,却没人待见他这个“外地来的穷书生”。每天住在破庙里,啃着干硬的馒头,最想念的就是李白。

    有天晚上,他梦见李白来找他了。还是那样狂放,手里拿着酒壶,拉着他就往酒肆跑,说要再跟他喝个痛快,还要一起去游泰山。杜甫高兴坏了,跟着李白跑,可跑着跑着,李白不见了,他急得大喊,一睁眼,才发现是个梦,枕头都湿了一大片。

    他坐在床上,借着微弱的月光,拿起笔,写了首《梦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他怕李白出事,怕他在江南染上瘴气,怕再也见不到他。字里行间都是牵挂,连“恐非平生魂”这种话都写出来了——他怕梦里的不是李白的魂,是因为路太远,李白的魂都到不了他身边。

    后来,杜甫又写了《天末怀李白》,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写《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把对李白的崇拜、思念、担忧,全写进了诗里,每一个字,都像他当年抄李白诗时那样,认真得要命。

    而李白呢,后来因为安史之乱,跟着永王李璘起兵,兵败后被流放夜郎。在流放的路上,他收到了杜甫托人寄来的诗,看着那些字,眼泪差点掉在诗稿上。他想给杜甫回信,路上颠簸,又没纸笔,只能在心里默念:“子美,我没事,我还等着跟你游泰山呢。”

    幸好,李白在白帝城遇上了大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高兴得像个孩子,赶紧往回赶,想找杜甫,想跟他再喝一次酒,再写一次诗。

    他却不知道,杜甫这时候正在江南颠沛流离,每天都在打听他的消息,却总也得不到准信。

    俩人终究没能再见面。

    762年,临终前,李白手里还拿着那卷杜甫寄来的诗稿,诗稿上的字都被他摸得发亮。他躺在船上,看着江面上的月亮,嘴里还念着“思君若汶水”,不知道是在想杜甫,还是在想那些一起喝酒写诗的日子。

    没过两年,杜甫也在一条小船上病逝了。他去世前,还在修改写给李白的诗,想把最好的句子留给那个懂他的人。

    他们的友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金银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天启大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剥夺金手指(清穿)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宋第一女皇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