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借粮(2 / 3)

;  老知青现在有预支粮食的资格,可是他们能预支的粮食只有高粱和荞麦。

    粮仓里面明明还有玉米碴子,可是张会计就是不给他们换。

    并且这种高粱韩立不只一次听村民们吐槽过,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晋杂五号”。

    晋杂五号是71年在这里统一要求种的高粱,当时需要二斤半高粱才能换一斤种子。

    这么贵的种子村里面伺候它们的时候非常用心,耕地、除草、施肥全都是先紧着晋杂五号来。

    但是长着长着就不对劲了,因为晋杂五号不到一米就开始吐穗。

    就在大家有点疑惑的时候发现,晋杂五号的高粱穗特别大。

    圆咕隆冬直挺挺的就像一个倒立着的油瓶子,大家以为就冲这个高粱穗它的产量也不会低。

    关键是它扬花结束以后,晋杂五号的地头始终有股酒糟子味,馋得村里的酒鬼们直咽唾沫。

    平时都抢着去晋杂五号地里面干活,大家一直在憧憬晋杂五号收获后的情境。

    熬到秋收的时候,大家把晋杂五号收割回去。

    大队进行简单的碾压脱粒就分给了村民,可是这种高粱到大家手里面的时候才感觉不对劲。

    因为往年种的高粱放在碾子上碾个十几圈就把高粱米给碾出来了,可是晋杂五号的壳子怎么整也整不掉,换大碾子或者碾的时间长了它就直接碎了。

    大家这时候没有办法,就拉着晋杂五号去公社用“电磨”去壳子。

    钱也花了、工夫也耽误了,可是这晋杂五号的壳子就是退不干净。

    回家用水冲洗不行,放在锅里面煮也不行,大家只能带着黑色的壳子一起吃。

    这个晋杂五号做饭的时候特别费柴火,把它煮熟要浪费掉更多的时间。

    最膈应人的是“晋杂五号”做出来的饭难吃,熬粥、水拉吧唧没米汤不黏糊。

    捞干饭、渣不拉沙嚼不出饭味儿来,吃饭的时候跟嗑瓜子一样,大家都是边吃边吐皮。

    一顿饭吃完,满桌子都是黑乎乎的一层高粱壳。

    还有算账精细的人最后总结了一下,往年的高粱一斤能出九两米,晋杂五号只能磨出来七两。

    那一年村里面的老少爷们没少骂街,总之各种难听的话都有,最后变成了一句顺口溜。

    “晋杂五、晋杂五,斤两不够,难吃又难煮。”

    从那一年开始,粮仓里面的晋杂五号就再也没有村民换过。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张会计去除库存的一种方法,要不然老在粮仓里面放着也不是回事。

    不过老知青想要喝上大碴子粥只能等秋收以后了,要不然就自己出钱去换、去买。

    这种分粮的事也就是看个新鲜,韩立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回家去了。

    点灯、烧火、吃饭、看书,上炕以后继续琢磨雕像的处理。

    韩立这边岁月静好的时候,知青院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这次挑起的是最后来的那两批知青,因为他们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大队现在还不让他们预支粮食,有钱的还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哈利波特:荣耀向我俯首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 都市超级医圣叶辰夏若雪孙怡 在逃小夫人 天武战祖 噬天龙帝姜天叶无雪 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贵妃怀孕,关我一个面首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