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秋槿凉和楚霜染接旨谢恩后,女帝便说道:“请钦天监。”
钦天监从一旁站了出来,来到主殿中央。
就按之前秋榕和钦天监早就排演好的那样,钦天监回禀道:“臣已经为槿郡主测算好良辰吉日了,十日之后即可举行婚礼。”
听闻此话,楚霜染在心里暗暗腹诽:这也太快了吧。
秋槿凉倒是面色如常,一点也不意外的样子,她微笑着说:“那就谢过钦天监大人了。”
早在祈楚之约时,楚楚就已经把楚霜染的生辰八字和衣服尺码告诉给了祈落帝国,秋榕得知后,并命人告知秋槿凉有关楚霜染的信息,所以秋槿凉早就准备好了楚霜染的嫁衣。
女帝道:“还有十日时间,你们俩可要好生准备。
你们退下吧。”
秋槿凉和楚霜染异口同声:“是。”
秋槿凉刚带着楚霜染走出了主殿,便对楚霜染说:“时间尚早,不如我们在皇宫四处逛逛如何?我也好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楚霜染露出微笑:“可以啊,我也想看看贵国皇宫长什么样。”
秋槿凉便带着秋槿凉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
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秋槿凉突然问道:“阿染,你最喜欢什么花?”
楚霜染缓缓回答道:“菊花。”
秋槿凉眯眼,问道:“为何?”
楚霜染语气淡淡:“大约是因为同命相怜吧。”
秋槿凉突然语塞,她听懂了楚霜染到底在表达什么。
秋槿凉抿了抿嘴唇,道:“陶渊明先生也是偏爱菊花呢。”
楚霜染:“若论咏菊,陶潜确为第一人。
他的诗,我也颇为喜欢。”
秋槿凉问道:“那陶潜的咏菊诗中,你最喜欢哪首?”
楚霜染思考了一下,说:“《九日闲居》,‘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
秋槿凉脸色变了:“世人都说陶渊明在此诗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注1】的悲愤,表明他渴望复国之志,‘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莫非你……”
【注2、3】
楚霜染笑了,他说:“为何就不能是‘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呢,这两句才是结语啊。”
【注4、5】
秋槿凉:“一意两层收束,我岂知他究竟为何意?”
【注6】
楚霜染:“兴许他只有一层意思呢。”
【注7】
秋槿凉:“我一直以为你会批判‘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没想到你竟是‘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注8、9】
楚霜染微微一笑,转过话题,问道:“那郡主喜欢陶渊明的哪首咏菊诗呢?”
【注10】
秋槿凉:“《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没待楚霜染追问,秋槿凉就压过了楚霜染的话头:“其实我以为你会更喜欢《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
【注】
1陶渊明出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朝后分为北朝和南朝,此处的宋指南朝的刘宋。
2“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一句意为住在茅草屋里的清贫人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即改朝换代)。
陶渊明在此处暗指晋朝灭亡,南北朝开始。
秋槿凉在此处暗指楚霜染想要恢复天楚帝国往日荣光,秋槿凉单方面揣测楚霜染有忤逆之心。
3“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意为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此处借自然景观反衬诗人心绪的寥落,秋槿凉借此来暗喻楚霜染认为他自己白白浪费了光阴,陪着秋槿凉聊天,而没有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复仇。
4“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意为整理衣襟,独自悠然地唱歌,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陶渊明借此句表明了他的感时伤逝,“深情”
被后人解读为他对朝堂的关心,但也可能另有所指。
楚霜染借此句表达他仅仅只是感伤时世而已,并没有复仇的想法。
5“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意为盘桓休息固然很欢乐,长期隐退难道就一事无成吗?这句表达了陶渊明的价值观。
楚霜染借此句表达他并不在意朝堂之事与国仇家恨,这是在明己志,也是在向秋槿凉表忠心。
6由于“深情”
的内容不明确,所以有人认为此处是陶渊明对晋朝的深情,于是延君寿在《老生常谈》里说这是“一意两层收束”
。
秋槿凉借此表示对楚霜染所说话语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