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战失利后,迅调整战略,增派了大量援军。
新的秦军如潮水般向楚国和瀚国边境涌来,这一次,秦国国君决心要突破防线,给楚国和瀚国及其联盟一个沉重的打击。
楚国和瀚国及其联盟各国也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利用战胜利后的短暂间隙,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增设了更多的拒马、壕沟和陷阱。
在两国边境的山林中,还布置了许多隐藏的弩台,这些弩台伪装巧妙,不易被现,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秦军致命一击。
同时,联盟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
各国的情报人员深入秦国境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秦军的动向、兵力部署以及新的作战计划。
他们与秦国当地的百姓、商人甚至一些对秦国国君不满的官员建立联系,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秦国此次增兵后,打算兵分五路,从不同方向同时进攻,企图分散我们的防御力量。”
楚国情报人员向楚尘汇报。
“看来秦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改变了战术。
我们必须调整部署,应对他们的五路进攻。”
楚尘说道。
瀚国国君也收到了类似的情报,两国迅将情报共享,并与联盟各国商讨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商议,联盟决定采取分兵防御与机动支援相结合的策略。
楚国负责抵御其中三路秦军的进攻,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将秦军的进攻势头遏制在边境。
楚国在各个防御要点布置了大量的“霹雳投石车”
和弓弩手,形成交叉火力,对秦军进行打击。
同时,在后方保留一支精锐的机动部队,随时准备支援受到攻击最猛烈的地区。
瀚国则负责应对另外两路秦军。
瀚国凭借其强大的骑兵力量,在开阔地带与秦军周旋。
骑兵部队分成多个小队,对秦军进行游击骚扰,破坏秦军的补给线和营地,打乱秦军的进攻节奏。
一旦秦军出现破绽,瀚国骑兵便迅集结,动大规模攻击。
宋国、卫国等其他联盟国家,除了继续负责后勤补给工作外,还派遣部分军队在楚国和瀚国的防线之间进行巡逻,防止秦军突破防线后长驱直入。
他们还在国内组织百姓进行军事训练,准备随时支援前线。
当秦国的五路大军再次逼近楚国和瀚国边境时,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爆了。
楚国防线上,秦军如饿狼般向城墙扑来。
秦国的投石车率先动攻击,巨大的石块砸在城墙上,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楚国的“霹雳投石车”
也毫不示弱,立即进行反击。
石弹带着爆炸的威力,在秦军阵中炸开,一时间血肉横飞。
“放箭!”
楚国将领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弓弩手万箭齐,秦军纷纷中箭倒地。
但秦军人数众多,他们顶着箭雨,推着云梯向城墙靠近。
楚国士兵们则用滚木、礌石等进行抵抗,将攀爬云梯的秦军纷纷击退。
在激烈的战斗中,楚国的一处防线出现了危机。
秦军集中兵力,突破了一段城墙。
楚国的机动部队迅赶到,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为了楚国,杀!”
楚国士兵们喊着口号,奋勇杀敌。
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鲜血染红了城墙。
与此同时,瀚国的骑兵部队也与秦军展开了激战。
瀚国骑兵如鬼魅般穿梭在秦军之间,不断动突袭。
他们袭击秦军的粮草辎重,烧毁秦军的营帐。
秦军的骑兵试图追击,但瀚国骑兵机动性极强,总是能在秦军合围之前迅撤离。
“这些瀚国骑兵太狡猾了,我们根本追不上!”
秦国骑兵将领懊恼地说道。
在宋国和卫国的巡逻区域,他们成功拦截了一支企图迂回包抄的秦军小队。
宋军和卫军利用熟悉的地形,设下埋伏,将这支秦军小队一举歼灭。
“绝不能让秦军突破我们的防线!”
宋国将领坚定地说道。
战斗持续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秦国虽然兵力占优,但楚国和瀚国及其联盟凭借着巧妙的战术、顽强的抵抗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成功地抵挡住了秦国的五路进攻。
然而,秦国国君并不打算就此放弃。
他又从国内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准备动新一轮的进攻。
同时,秦国开始在国内制造舆论,煽动民众对楚国和瀚国的仇恨,为战争争取更多的支持。
楚国和瀚国及其联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长时间的战斗使得士兵们疲惫不堪,武器装备和粮草的消耗也十分巨大。
但他们深知,一旦放弃抵抗,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坚守下去,不能让秦国的阴谋得逞!”
楚尘在联盟会议上坚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