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国谈判团队将李铭的话以及蓟国暗中接触之事如实禀报给瀚国国君。
瀚国国君听闻后,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蓟国一贯狡诈,其承诺的军事支持或许只是诱饵,意在让瀚国与楚国鹬蚌相争,自己坐收渔利。
但瀚国的展需求迫切,对于楚国提出的合作方案,虽有一定吸引力,却仍未完全满足其对领土扩张的渴望。
瀚国国君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位大臣进谏道:“国君,楚国所言不无道理,蓟国的插手确实居心叵测。
但我瀚国崛起,领土与资源至关重要。
楚国的合作方案虽能带来经济利益,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另一位大臣则反驳道:“可若因领土问题与楚国开战,我军虽有一定实力,但楚国也非易与之辈。
且蓟国暗中作祟,一旦开战,局势恐难以掌控,最终对我瀚国不利。”
瀚国国君权衡利弊后,决定再次召见李铭与林渊,表明自己的态度:“楚国的提议,寡人已仔细考虑。
关于蓟国的阴谋,寡人也有所警惕。
但瀚国对边境领土的诉求由来已久,楚国若想达成和平协议,仍需在领土问题上有所表示。”
李铭恭敬而坚定地回应:“瀚国主,楚国对边境领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实难做出割让领土的让步。
但楚国愿意在边境划分上展现诚意,可对一些有争议地区的资源开权进行重新分配,瀚国可获得更多份额,同时加强边境贸易往来,促进双方经济共同繁荣。
如此,既能体现楚国的和平诚意,又能满足瀚国一定的展需求。”
瀚国国君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一答复并不十分满意,但也意识到楚国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李卿的提议,寡人会再次考量。
不过,为表楚国的诚意,在等待期间,楚国需开放部分边境贸易口岸,允许瀚国商人自由往来。”
李铭心中明白,这是瀚国在试探楚国的底线,但为了推动和平谈判,他回应道:“瀚国主,此事关系重大,容臣向楚国国君请示后再做答复。”
李铭与林渊迅将谈判进展传回楚国。
楚尘接到消息后,召集大臣们商讨。
一位大臣担忧地说:“王爷,开放边境贸易口岸虽能展现诚意,但倘若瀚国商人趁机刺探情报,或进行破坏活动,该如何是好?”
另一位大臣则认为:“这或许是打破谈判僵局的契机,只要我们加强对边境贸易口岸的监管,做好防范措施,既能满足瀚国要求,又能促进边境经济展,同时彰显楚国的大国风范。”
楚尘沉思良久后说道:“我们既要推动和平谈判,又要确保国家安全。
可先开放部分边境贸易口岸,但必须加强监管力度,设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对往来商人进行详细登记与检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混入。”
于是,楚国回复瀚国,同意开放部分边境贸易口岸,但同时强调了监管措施。
瀚国对此表示接受,谈判暂时取得了一些进展。
然而,蓟国得知楚国与瀚国的谈判有缓和迹象后,心急如焚。
蓟国国君决定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企图彻底破坏双方的和平谈判。
蓟国暗中指使一批死士,伪装成瀚国商人,混入前往楚国边境贸易口岸的商队中。
这些死士携带了大量易燃物和武器,计划在楚国边境贸易口岸制造混乱,引楚国与瀚国之间的误会与冲突。
与此同时,蓟国在瀚国国内散布谣言,声称楚国根本没有和平谈判的诚意,开放边境贸易口岸只是缓兵之计,实则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对瀚国动突然袭击。
在楚国边境贸易口岸,楚国士兵严格按照规定对入境的商队进行检查。
就在检查即将结束时,一名士兵现一辆商队马车的货物摆放异常,上前仔细查看。
隐藏在马车中的死士见事情败露,突然抽出武器,向楚国士兵动攻击。
其他伪装的死士也纷纷响应,一时间,边境贸易口岸喊杀声四起。
楚国士兵迅反应,与死士展开激烈搏斗。
由于事突然,且死士们拼死抵抗,楚国士兵虽英勇奋战,但仍有不少人受伤。
好在后续支援部队及时赶到,经过一番激战,将这批死士全部歼灭。
在瀚国,谣言迅传播,民众对楚国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瀚国朝堂之上,大臣们也纷纷议论纷纷,要求国君重新审视与楚国的谈判。
瀚国国君听闻边境贸易口岸生冲突以及国内谣言四起后,大为震怒,认为楚国是在故意挑衅。
瀚国国君再次召见瀚国的谈判代表,严厉指责道:“楚国如此行径,分明是毫无诚意。
你们与楚国的谈判,是否被楚国蒙骗?”
谈判代表赶忙解释:“国君息怒,此次冲突或许另有隐情。
楚国一直强调和平谈判的诚意,此次事件可能是有人故意从中作梗,企图破坏谈判。”
瀚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