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探查燕国贸易底细的探子传来更多详细消息。
“王爷,燕国不仅依赖北方诸国的皮毛贸易,他们的盐矿资源匮乏,主要从西方的秦国进口。
而且,燕国与东方的齐国在边境贸易上存在诸多争端。”
楚尘听后,心中一动,他立刻召集幕僚商议:“我们可以利用燕国与齐国的边境贸易争端,拉拢齐国,共同应对燕国。
同时,与秦国沟通,若燕国执意对楚国实施贸易封锁,秦国可减少对燕国的盐矿供应,以此对燕国施压。”
幕僚们纷纷点头称是。
楚尘迅派出使者,分别前往齐国和秦国。
楚国使者先来到齐国,对齐王说道:“大王,燕国野心勃勃,企图联合他国遏制楚国展。
楚国若被燕国打压,齐国也将唇亡齿寒。
如今燕国与齐国在边境贸易上争端不断,楚国愿与齐国携手,共同应对燕国,解决边境贸易问题,同时打破燕国对楚国的贸易封锁。”
齐王听后,思索片刻,说道:“楚国所言不无道理。
燕国近年来在边境贸易上确实咄咄逼人,齐国也深受其扰。
但本王需与大臣们商议后,方能给贵使答复。”
楚国使者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秦国,对秦王说道:“秦王,燕国欲对楚国实施贸易封锁,楚国与秦国向来友好,此次燕国之举恐会破坏地区平衡。
燕国盐矿匮乏,多依赖秦国供应,若秦国能在此时施以援手,减少对燕国的盐矿供应,燕国必定有所忌惮,楚国愿以丰厚的回报作为答谢。”
秦王权衡利弊后,说道:“楚国的请求,本王会考虑。
燕国此举确实过于霸道,秦国也不愿见其坐大。
但具体如何行动,还需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楚国与盟国的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
楚国的丝绸、茶叶等特产在盟国的市场上供不应求,盟国也加大了对楚国的投资,帮助楚国展相关产业。
“楚国的商品品质优良,深受我国百姓喜爱。
此次合作,不仅能促进楚国经济展,也能让我国获利。
希望我们能长期保持这种友好合作关系。”
盟国的贸易官员说道。
在国内,楚国商人们在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创新,开出许多新产品。
一种结合楚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瓷器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贵族和平民的喜爱,国内市场的需求大增。
“王爷的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商机,楚国的商业未来可期。”
一位瓷器商人兴奋地说道。
然而,楚翰等人得知楚尘正在积极应对贸易封锁,且与各国展开外交活动后,决定加大造谣力度,同时策划新的阴谋。
“楚尘竟然还在垂死挣扎,我们不能让他得逞。
派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楚国与各国的外交活动是在出卖楚国利益,换取自己的太子之位。
同时,想办法破坏楚国与盟国的贸易合作。”
楚翰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的心腹谋士点头道:“殿下放心,我们已安排人手在楚国与盟国的贸易港口制造混乱,诋毁楚国商品,让盟国对楚国失去信心。”
很快,楚国与盟国的贸易港口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一些人故意在港口闹事,声称楚国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还散布谣言说楚国商人为了牟利不择手段。
盟国的商人听闻后,心中不免产生疑虑。
“这楚国商品怎么突然出现这么多问题?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与楚国的贸易合作?”
一位盟国商人说道。
在楚国与盟国的贸易港口,谣言如瘟疫般蔓延,盟国商人对楚国商品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一些原本有意与楚国扩大贸易往来的盟国商人,纷纷犹豫起来,甚至有部分商人决定暂停与楚国的交易。
楚国商人们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搞鬼,而这无疑会对楚国的贸易造成沉重打击。
“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们楚国,我们的商品一直以来质量都有保证,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些问题?”
一位楚国商人愤怒地说道。
商人们迅将情况汇报给楚尘。
楚尘得知后,意识到这是楚翰等人的又一阴谋,旨在破坏楚国与盟国的贸易合作,进而削弱他在太子之争中的优势。
“楚翰等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尽快查明真相,还楚国商品一个清白。”